250多年前,瑞典的一个东印度公司,先后组织了37条大小不同的商船,派到中国来进行友好贸易。当时,瑞典有丰富的木材和矿产资源,他们把这些木材和矿产运送到西班牙去。西班牙当时盛产白银,又是一个造船国家,于是用白银来换取瑞典的木材、矿产和铁以及一些柏油、沥青来造船。那时,整个欧洲都以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为最时尚的用品,只有贵族才能享受。所以瑞典人把木材和矿产在西班牙换成白银后,继续向东航行直到中国,用白银来购买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运回去。这些商船中,有一艘最大的船叫“歌德堡号”,大约能载货八九百吨,有船员一百多人,当时造一艘这样的船要花去瑞典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但运一船货,利润要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100%,贸易利润很大。对中国来说,用自己的特产来换取白银,推动了南方的手工业,完全是一种友好的、互惠的贸易。
就是这样一条让瑞典人尤其是歌德堡人骄傲的豪华商船,却在1745年不幸沉没。当时航海非常艰苦,路途中有时因病、因营养不良往往要死掉二三十个人,由于贸易利润很大,所以这艘船航行了三次。到第三次时,“歌德堡号”满载着来自中国近八九百吨的货物(其中有2388包瓷器、133吨铜、锌,370吨不同品种的茶叶以及丝绸等)在抵达歌德堡海岸不远处,不幸触礁,触礁原因到现在还是一个不解之谜。此后的岁月里,瑞典人不断对沉船进行打捞,先后打捞出几百吨的货物,除了30多万件的瓷片外,还有茶叶——大瓷坛里装着小瓷坛,小瓷坛里的茶叶用锡纸包住。由于中国的货物用了非常好的包装,茶叶打捞出来以后,经过严格的检验,竟能够饮用,还有香味!1997年4月13日,瑞典东印度公司造船厂接待了当时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以及随访的贸易参观团,宾主双方在一起品尝了打捞出来的这些古茶,并作为礼品赠送给吴邦国。被打捞上来的古茶就是中国的“雾里青”。
有关“歌德堡号”上打捞起中国古茶的消息引起了中国茶界的关注,更是激起了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教授詹罗九内心的波澜。
中国虽是一个茶业大国,但在民国以后,随着连年战乱,诸多历史名茶都消失殆尽,好的传统制茶工艺几无所存,中国茶在世界上已没了霸主地位,中国悠久的茶文化也有被湮灭的危险。詹罗九知晓明清时古徽州一带“雾里青”就曾随着“歌德堡号”远销海外,而如今“雾里青”却消失在历史深处,就像那艘沉船一样沉没在深深的海底,这时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渐渐清晰:毕尽一生精力,让“雾里青”重现于世。
让“雾里青”再生的想法一经产生,就再也抹之不去。詹罗九先从书本入手,翻阅一本本茶叶经典,几年时间里,关于中国传统绿茶的相关资料他搜集了几大橱,读书笔记做了一小麻袋。1984年底,詹罗九毅然启程到皖南一带进行野外考察,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九十年代初起,詹罗九开始从事“雾里青”开发的实验阶段,他把鲜叶采摘下来放在位于石台县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腹地的深山茶园里,这里山峰耸立,溪谷幽深,茶园多分布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定下了目标,詹罗九就在山上住了下来,他一边对照书本资料,一边请教当地老茶农,制定“雾里青”的生产标准,所用鲜叶全采用完整茶叶嫩蕊壮芽。
1992年茶季结束时,詹罗九拿出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其叶泡在杯中,全芽肥嫩,茸毫披露,汤色明亮,叶底嫩绿,滋味醇甘,浮在杯中婷婷玉立姿态万千。可是詹罗九此时耽心自己玷污了“雾里青”这个美丽的名字,他思虑再三,决定取“雾里青”之“青”和“雾”之意,分别将自己的作品命名为“香芽”和“雾毫”。当年,“香芽”就获得安徽省优质农产品称号。此后的几年里,詹罗九一心扑在“雾里青”制作工艺的完善上,在他的努力下,“香芽”和“雾毫”年年获奖,1995年的一次国内名优茶评比会上,“香芽”还卖出了50克1800元的天文价。但詹罗九仍不满足,他觉得要保持“雾里青”长久的魅力,必须要建立起茶叶鲜叶基地,集中统一管理,这样对品质才有保证。于是从1997年起,他竭力鼓动一家企业参与合作,选中了牯牛降腹地大山村为基地,组织茶农成立茶叶生产合作社,按照“雾里青”的生产要求育茶、采茶,寒来暑往,又是五年过去了,大山村茶农在詹罗九教授的指导下,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茶叶生产合作联合体,茶农收入也逐年攀升,每亩纯收入可达到1500余元,与前些年比起来几乎翻了一番。然而,詹罗九的眉头仍未完全舒展开来,他与当地老农谈心时说,我现在可以有信心地说,雾里青在品质及工艺上没有什么缺陷了,应该无悔于名茶的称号,但怎么将名茶变为名品,像当年一样走出古徽州,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则是我今生最大的心愿了。“十年磨一茶”,詹罗九的这种为茶献身的精神感动了业界人士,北京一家公司得知了他的情况后,当即派人与他联系,随后即与全国茶行业百强企业——安徽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出巨资共同开发“雾里青”茶,这一历史名茶终于闪亮登场,并在包装上也按历史原貌采用景德镇青花瓷罐包装。
2003年,在瑞典歌德堡——250年日新月异的沉船再现;在安徽石台——250年前的古茶再现。那端和这端,不约而同地,都在为后代讲述着中瑞人民的友谊,讲述着各自的海洋历史文化、茶文化。
瑞典歌德堡市凯达公司从有关方面得知天方茶业重新开发出“雾里青”绿茶的消息,赶紧派人员到天方公司联系,他们深为“雾里青”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及精细加工所迷倒,当即达成大量进口“雾里青”绿茶的协议,第一批价值一万五千美金的“雾里青”就此发往歌德堡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