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金钗井民间传说源于石台县仁里镇。仁里镇是一个古老而秀丽的山城,古时即为徽池、徽饶通衢上的重镇,原名古里,南北朝晋江州刺史桂智览自幽州迁居于此后改地名为仁里。镇东有木棉山,昔日建有西峰堂和饶益寺;镇西有杵岭关帝庙和西园寺。信仰自由为金钗井与娘娘庙的传说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金钗井位于石台县仁里镇伏虎河与西坑河交汇处,井名来源于这样一个传说:唐朝末年,西娥山下白果园里住着一位名叫桂盛的私塾先生,家中有一独生女儿名叫金钗,年方十八,喜好读书习文,被誉为仁里第一才女。一日乱兵涌入仁里,金钗父女未及逃走,被乱兵捉住。一头领欲娶金钗为妻,金钗不从,头领强行抬轿上门。金钗被逼无奈,假装答应,但要求将父亲放走,头领答应了。金钗趁人不备,跳井身亡。头领命人马上打捞,尸首却杳无踪迹。等乱兵撤走以后,金钗尸首才浮出水面。桂氏家族叹其刚烈,将其安葬在背阴朝阳的来龙山脚,树碑褒扬,从此这口水井便被称为“金钗井”。
后又传说一对年老夫妇丧子,金钗显灵救活其子,令其一家重新团聚,享受天伦之乐。于是人们在金钗墓旁建一“娘娘庙”供奉,希望她保佑一方平安,家庭幸福。
金钗井的名称由来及娘娘庙的建立源于同一民间传说,二处实物遗迹印证了该传说故事的真实性。该传说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民间礼仪、民俗思想和民间信仰,对现实社会有一定的教化意义。
金钗井水从地底流出,汨汨而上,至今还是附近人们的生活用水。一九九四年,群众自发捐款重修了金钗井与娘娘庙,并在井壁上刻字纪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