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惠民生举措,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不断提升现代治理能力,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社会民生有力保障。全年民生支出13.2亿元,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9%。整合专项资金540.5万元,全力以赴防汛救灾。全面开展“四启动一建设”,实现安全平稳度汛。新增实名制就业681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25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6.6%、99.5%以上。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4580万元,建成运营县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三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以优秀等次通过第四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验收。完成16个义务教育学校维修改造,智慧学校实现教学点全覆盖;开展“空中课堂”抗疫保教保学,高考本科达线率、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率稳步提升。整合县域医疗服务资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序开展,村医“空白点”全面清零,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建成运行县文化馆,完成县图书馆改造升级,县红色文化展示馆对外开放。
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全力以赴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严防金融领域风险,严控政府债务,筑牢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粮食安全防线,企业改制、“问题楼盘”遗留问题逐步化解。落实“六清”行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七五”普法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退役军人服务站实现村居全覆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双拥、人民防空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服务不断加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序开展。应急管理、森林防火、消防安全、防震减灾工作成效明显。外事、侨务、史志和档案、对台、气象、邮政、通信、金融保险等工作不断进步,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会等事业健康发展。同时,全力支持工商联、工会、共青团、科协、文联等人民团体创造性开展工作,做好民族宗教、老干部等工作,推动老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