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县召开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暨“引客来石”工作会议
6月6日下午,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暨“引客来石”工作会议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勇主持会议并讲话。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曹文华,副县长孙华婧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市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相关会议精神,听取了《石台县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及“引客来石”等工作汇报。
张勇指出,建设大黄山,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也是我市推动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城市升级的重大机遇,更是我县加快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得契机。各乡镇、各部门要深刻认识,融入大黄山建设是发展大势所趋,必须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开拓视野、拓展路径,推动我县旅游产业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
张勇强调,各乡镇、各部门要提高站位,围绕定位,精准发力,形成合力。坚持以“双融双抓三创”为抓手,围绕点上提标、线上提质、面上提效,打造“一心一环两轴四片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要突出“富硒、负氧”特色、错位发展,以建设中国著名的康养休闲旅居目的地、全国知名的森林硒养旅游目的地为总体目标,以沿秋浦河生态康养旅游集聚区为重点,全面推进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形成“皖南乡村看石台、康养体验在石台”的示范效应,努力将我县打造成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县域典型样板。
【媒体聚焦】
矶滩乡塔坑村:“云”销售助力“小”茶叶撬动“大”市场
“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矶滩乡塔坑村,这里是中屋组,家人们你们看,村民们正在采茶。”
在矶滩乡塔坑村的茶园里,茶农穿梭其中,忙着采摘春茶。塔坑村文书陈楠打开抖音直播,向全国网友介绍春茶采摘情况。如今进入仲夏时节,到处都是枝繁叶茂,浓荫遍地,塔坑村茶厂的制茶机械每天都在不停地运转,散发出诱人的茶香。随处可见一派采茶、收茶、加工茶的繁忙景象。
茶产业一直是该村农户经济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如何销售成为了茶厂和茶农最头疼的问题,今年的新茶迟迟无法销售出去成为了他们心头最急、最难的问题,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塔坑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迅速行动起来,纷纷当起了联络员、推销员,运用“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不断拓展营销市场,帮助企业和农户积极销售茶叶,实实在在解决了大家的燃眉之急,践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宗旨。
一笔“大单”到手可把村干们乐坏了。在塔坑村,村“两委”成员正在对茶叶进行梳理打包,打印、称重、发货,整个过程有条不紊。“真的非常感谢村委会的帮助,让我在家就能把茶草卖出去,再也不用担心茶叶囤积在家了!”茶厂负责人徐义雷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我们村‘两委’、专业合作社力争以茶叶为主导产业来带动老百姓发家致富。现已帮助茶厂销售了干茶叶近150斤,给他们带来近2万余元的收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为企业纾困、为群众解难,运用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茶叶推销力度,帮助企业、茶农渡过难关!”塔坑村党支部书记陈得来说道。
从种好“一片茶叶”到激活“一个产业”,秋浦河畔、小山村里,“荒山”变“金山”、“茶叶”变“金叶”、“颜值”变“产值”的故事持续上演。
(来源:今日头条)
【部门传真】
县地方金融监管局组织召开二季度营商环境指标调度会
为扎实做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考核工作,进一步落实金融领域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任务,我局召集全县9家银行及石台县民营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召开二季度营商环境指标调度会,会议由县地方金融监管局分管领导主持。
会上,县地方金融监管局通报了截止4月末我县金融存、贷款运行情况;对二度考核拟修订指标进行了说明;根据一季度金融领域营商环境“获得金融服务”指标考核情况,对扣分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各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围绕二季度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进行了汇报,并结合日常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会议要求,一是各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指标提升工作,围绕年初制定的信贷任务,对标对表,认真贯彻落实营商环境工作部署;二是要加强数据报送,准确掌握各项指标统计口径,加大与上级行沟通衔接,确保数据应统尽统,不留遗漏;三是要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对接县域重点项目,为项目落地提供好融资服务。
下一步我局将紧紧围绕“获得金融服务”指标,压实责任,细化举措,切实引导金融机构和县担保公司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加强提升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绿色贷款及新型政银担业务的增速及增量贡献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乡镇动态】
七都镇:从坑洼路到沥青路铺筑乡村振兴“幸福路”
近年来,七都镇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围绕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需求,铺就了一条条高品质农村公路,带动群众增收,铺筑乡村振兴“幸福路”。
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在新棚村以工代赈项目现场,满载黑色沥青的工程车与摊铺机、压路机等机械来回配合,路面沥青摊铺作业正在有序开展,原本破旧的水泥路逐渐被柏油路所覆盖,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画面。“以前进村的路比较破损,有的地段容易积水,不怎么好走,现在坑洼路面变成了平坦整齐的柏油路,公交也通到村庄路口,出行特别方便”想起新棚村近些年的道路变化,村民开心地说。
据悉,2023年来七都镇共投资925.52万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涉及修建护岸、改建人行桥、新建道路拓宽、路面硬化、路面修复、铺设涵管等内容,预计今年5月底全面完工。
“新棚村作为红色旅游村庄,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提升新棚村道路通行条件,有利于发展红色旅游,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同时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已吸纳务工群众358人,发放劳务报酬248.21万元。”七都镇项目分管负责同志介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