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我受镇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发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和决战脱贫攻坚。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全镇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目标,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亿元乡镇发展,助力脱贫摘帽的发展大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奋勇争先,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大力发展镇城经济,财政收入实现了逐年增长,税收结构合理规范,一年一个台阶,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财政的各项目标任务。
2020年度完成财政收入1.7亿元,占年度预算100%,圆满完成年度任务。
2020年财政支出2089万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75万元;医疗、卫生、计生支出9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1万元;农林水支出525万元(其中村、社区支出39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70万元。
扶贫专项资金支出1552万元。
三个敬老院共支出165.7万元,涉农补贴支出1532万元,村、社区支出 392万元。
2020年预算执行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力以赴保增长促发展,千方百计优支出保重点,始终坚持把脱贫摘帽作为首要工作任务
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年初就将任务分解,配合国地两家做好税源摸排,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制定财政收入序时入库计划,及时掌握入库动态,同时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和纳税服务工作,主动为落户企业做好财税方面的服务,为税收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加强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力,认真贯彻两个确保,优化调整支出结构,使财力更多地向乡村振兴建设和现代农业倾斜,积极完善村财镇管,镇财县管的管理体制,对扶贫专项资金严格按程序操作,所有资金专户存储,封闭运行,严把审批、拨付、监督关,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2、坚持不懈惠三农,统筹协调促发展
积极做好惠农资金的发放和实施财政扶贫,建立扶贫项目库,安排扶贫专项资金1552万元,实施扶贫项目47个。重点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认真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积极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41.96万元用于村级社会公益事业设施建设。按时序进度拨付扶贫资金。全年共发放财政补贴农民资金1532万元。其中五保户补贴资金95万元,抚恤资金114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543万元,农村残疾人生活救助金22万元,森林生态补助资金118万元,计生奖励78万元,村、组干部补贴269万元,退耕还林补助83万元,农业支持保护补贴75万元,其它补贴135万元。积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镇共收缴合作医疗资金298万元,参保人员16300人。
3、坚定不移抓改革,强监管,财政管理科学规范
加强财税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掌握收入工作的主动权,保证各项收入及时入库,完善税收征缴机制,细化预算项目的编制,完善预算信息管理,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开展扶贫、民生、社保、基建专项资金检查。
4、坚持依法理财,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
坚持依法理财,严格遵守宪法、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接受监督检查,自觉接受人大、纪委监察、审计、社会公众各方面的监督。2020年我镇通过了市委巡视组巡察回头看,结果良好。
各位代表,2020年全镇财政运行状况是良好的,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财政工作与镇党委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税源增长点不足;二是各种社会矛盾相继凸现,财政保障范围不断扩大,财政收入难度及征收成本不断加大,而财政刚性支出大幅增加;三是财政收入职能不断转变,预算执行存在一定差距,管理水平有待于提高,这些问题,我们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
1、财政收入完成1.18亿元(不含上缴中央部分),同比增长8%。
2、财政支出1433万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59万元,人大经费5万元,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经费3万元,综治5万元,安全生产2万元,血防10万元,招商引资经费10万元,旅游7万元,武装2万元,工会费28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70万元(其中社区经费240万元),农林水302万元(含村级经费支出188万元),住房保障79万元,社会保障与就业70万元。
各位代表,2021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年。按照党委政府统一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实施乡村振兴为突破口,依法强化收入预算管理,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民生领域投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完成2021年财政预算,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依法组织收入,着力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进一步加大收入征管力度,强化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应收尽收。及时分解落实各项财政收入任务,在做好税收征管的同时,加大对国有资产处置收益等非税收入的征管,不断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硬化收入征管措施,努力挖掘财政增收潜力,充分调动各征管部门的积极性,促进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确保2021年度财政收入任务圆满完成。
2、积极利用各项财政政策,大力促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深入学习和领会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握政策性投资的着力点,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三农”、改善民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投放重点,结合我镇实际,精心编制和申报一批项目、储备一批项目,在抓好基础性建设项目申报的同时,加大发展性项目,尤其是有辐射性带动作用的项目申报力度,充分利用中心建制镇的有利条件,用好用活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政策,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政策性资金,支持镇重点工程建设和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促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3、吃透政策,认真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是国务院综改办根据现阶段农村发展特点和改革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关系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为扎实有序地推进此项工作,2021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奖补政策进村入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议事、办事、管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我们将认真做好2021年项目申报工作及后几年的项目储备工作,为我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后续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4、全面实施民生工程,促进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发展
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全面启动和实施民生工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强化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全面落实各项民生工程,切实做好各项民生工程基础资料上报工作,确保各项信息资料准确、完整,使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使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5、突出民生保障,努力增进民生福祉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工作导向,将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的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对政策性规定的刚性支出和民生保障支出,根据年度预算计划,按照进度,合理调度资金,确保各项民生保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全力做好被征地人员进保障工作。借助G3W高铁建设及运行,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战略、生态园区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项目建议,构筑一流的镇村环境,打造生态美丽宜居空间。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各项财政支农惠农政策。
6、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认真贯彻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优化政务工作环境,以提高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为目标,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前位,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八个本领”。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努力打造一个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着力推进形象工程,即“培养一支好队伍,营造一个好氛围,创建一个好机制,树立一个好现象”,对外向社会着重推出服务承诺,即“待人热情、服务公开、为政清廉”,对每位干部职工要做到“诚实、守信、磊落、遵纪、宽容、勤奋、敬业、负责、廉洁、高效”,形成共谋发展,知荣明耻的财政文化,凝聚了人心,形成了合力,使我镇财政环境不断优化。
各位代表,2021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系列精神,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坚持发展为上,民生为本,平安为基,积极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让我们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依法监督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发展信心,树立发展雄心,下定发展决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时不我待的危急感和不负重托的使命感,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锐意进取,扎实苦干。按照镇政府本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扎实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努力做大经济和财政“蛋糕”,不断提高财政供血能力,促进全镇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实现仁里高质量发展努力奋斗,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