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开展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对面向社会开展的与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的技术技能类培训评价发证活动进行专项治理。
“山寨证书”的危害
“山寨证书”不仅给求职者带来经济损失和精力浪费,也会使他们在提升自我职业技能的道路上南辕北辙。“山寨证书”还严重干扰正常的专业技能评价,扰乱其衡量职业技术人才的“标尺”作用,给规范有序的职业环境带来冲击。
开展“山寨证书”专项治理的意义
开展“山寨证书”专项治理,是维护广大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诚信和经济社会秩序的内在要求,是保障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体系规范运行、健全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重要途径。
专项治理的范围和内容
一、是否存在违规使用有关字样和标识等情况
● 是否违规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中华”“国家”“全国”和“职业资格”“岗位合格(凭证)”“专业技术职务”等字样;
● 是否违规使用国徽、政府部门徽标等标识,以及与上述相关或易产生歧义和误导的字样、图案或水印;
● 是否违规使用本机构以外其他部门或单位的标识等。
二、是否存在虚假或夸大宣传等情况
● 有无假借行政机关名义或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中华”“国家”“全国”“×××部”“原×××部”和“包过”等字样进行培训评价发证活动宣传等。
三、是否存在违规培训、违规收费等情况
● 是否存在超出办学许可范围开展培训;
● 是否存在无办学许可证开展培训;
● 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
● 是否存在非法颁发或者伪造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甚至不培训(评价)或培训(评价)走过场直接发证;
● 是否存在恶意终止培训、抽逃资金等。
三、是否存在故意混淆概念、误导社会的炒作和涉嫌欺骗欺诈等其他违法违规情况
人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媒体报道和群众投诉举报集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处理,建立“黑名单”制度,将违纪违规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纳入“黑名单”,对技术技能类培训评价发证活动实行常态化管理。
联系部门:石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监督电话:0566-259533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