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硒泉产业发展情况及运营分析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硒泉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发展步伐显著加快。目前我县重点硒泉企业10家,其中存量生产硒泉企业5家,在建硒泉企业3家,已建成及资产重组2家。安徽氢硒康泉水业有限责任公司5月15日竣工投产;安徽富硒源饮品有限公司土建工程基本完工,6月初完成设备安装,7月份正式投产;南京博拓联合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整体收购原安徽世界村功能饮品有限公司资产协议已签订,并完成资产移交,新成立了安徽云硒润华天然山泉水有限公司,预计6月份正式启动生产;大岭峡谷二期项目已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及厂区附属设施建设及设计图纸送审等工作;池州香檀别院硒产品有限公司技改项目目前进行土地使用权证办理、设备采购等工作;石台县生态旅游实业有限公司富硒饮用水项目已完成水厂基础筏板工程,预计12月底竣工投产;石台东隆汇泉富硒矿泉水项目(一期)已完成土地使用权登记,预计7月份开工建设等。建设根据税务提供数据,1-4月完成销售收入约 300余万元,交纳税金约5万元。
(二)生产经营情况分析
一是今年1-5月受疫情影响,相关耗材辅料、产品运输等问题,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很大影响,企业已有的订单难以供货,产品库存量较大;二是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账目不规范,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销售情况,企业1-4月份实际销售远远超过300万。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组织包装饮用水企业参加2022年度“精品安徽”央视宣传,目前硒泰、润丰两家公司的申请材料已报市经信局。
二是编制完成《池州市石台县水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利用规划报告》。
三是积极争取用水指标。2022年,市水利局下达我县工业取水计划为560万m³,比去年增加110万m³。
四是强化企业取水指标的动态管理。依托取用水在线监测系统,及时收取水资源费,对正在生产的7家硒水企业实施动态管理,制定用水台账,根据企业实际取用水量,通过“以产定量”方式,精准管控企业2022年度用水计划,用好、用活、用足现有取水指标。
五是已委托省标准质量研究院完成了硒泉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初步硒含量定为0.09ug/L,下一步将召开专家审查会发布。
六是制定地方标准,已与市局标准科对接,待团体标准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制定地方标准。
七是组织天方、大岭峡谷等企业通过茶叶节、“两微一端”新媒体及益农社等服务平台,对我县硒泉企业进行重点宣传推荐。
八是企业积极谋合作求发展,目前,大岭峡谷、天方富硒生物为拓展企业发展潜力,分别与兴石集团、安徽大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股合作,为企业下一步发展注入资金。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公共品牌建设滞后。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品牌策划、品牌设计、产品策划与包装设计、新媒体传播等重要内容,目前公共品牌建设进展缓慢。
(二)企业营销各自为阵。目前由于县域公共品牌体系尚未形成,企业生产和销售都是“自扫门前雪”,在产品质量管控、包装设计、市场推介等方面难以积聚整体优势,对县域整体品牌建设及做大规模造成影响。
(三)物流运输体系限制。由于企业规模体量小,在此轮疫情影响下,无论是瓶坯耗材等生产材料,还是产品的外向运输都遭遇极大限制,再加上我县地处山区,无相关原材料配套企业和本地消费市场,使得企业在面对市场风险时抵抗力不足,
四、下步工作安排
2022年,我们要按照全县生态工业“提质扩量增效”行 动计划的总体要求,在硒泉产业发展上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管理,以生产促产能充分释放,扩大销售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创新营销方式。全年硒泉产业完成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实现税收500万元以上,所有生产企业全部达到规模以上企业,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建设石台东隆汇泉富硒矿泉水项目(一期)、大岭峡谷山泉水二期、池州香檀别院硒产品有限公司技改等硒泉项目建设,力争早竣工,早投产。
(二)加快推荐品牌建设。一是完成系列商标注册工作。二是围绕“石台硒泉”区域品牌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快“石台硒泉”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三是充分发挥县硒泉分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探索建立产品生产管理、质量管控、价格监管等体系,着力打造和维护石台硒泉公共品牌。
(三)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推进石台县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建设,支持兴石集团、硒泉企业合作建设配套产业。
(四)加强企业管理。一是抓市场营销,目前各硒泉企业1-4月份销售收入没有1家达到200万元,离入规年销售收入2000万差距很大,各硒泉企业要重点围绕市场营销开展工作,确保年内入规。二是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重点在生产营销、质量管控、财务管理等方面取得提升。二是充分发挥硒泉产业协会作用,坚持服务立会理念,提升协会行业自律、市场运作、专业工作、服务社会等能力,开展品牌创建、团体标准制定等工作,推进全县硒泉产业健康发展,成为全县硒泉产业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有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