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以来,全县进一步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基本盘,随着宏观调控力度加大、企业加速满负荷生产,各项经济指标在回补二季度缺口基础上加快回升,旅游、规模以上服务业等行业恢复加快,消费市场、房地产销售降幅收窄,全县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加速修复、后劲渐强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大盘回升向好,增速加快,排名进位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25.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比上半年加快1.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4位,位次较上半年提升1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亿元,增长4.6%,较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8亿元,增长9.5%,较上半年加快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4.3%,较上半年加快1.5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总体稳定,主要农产品平稳增长
前三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7亿元,同比增长5.0%。秋粮生产总体稳定,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蔬菜产量2.56万吨,增长2.4%;水产品产量260吨,增长8.3%;肉类产量1378吨,增长2.8%。
三、工业生产企稳向好,采矿业高速增长
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比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2.7%,制造业增长6.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9%。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0.6%。工业用电量503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5%,较上半年提升7.9个百分点。
四、有效投资持续提升,工业投资增势强劲
前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0%,比上半年加快3.3个百分点,超去年全年水平,增幅连续6个月居全市第一。分产业看,一产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4.8%;二产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6.2%;三产完成投资同比增长61.7%;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86.2%,其中技改投资增长26.6%;民间投资增长93.7%;房地产开发投资4.2亿元,增长45.4%。商品房销售面积24755平方米,下降45.9%。在库统计投资项目115个,同比净增38个(今年新入库59个),其中计划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8个,5000万元以上43个。
五、消费市场恢复改善,消费潜力加快释放
前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亿元,同比下降0.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8亿元,同比下降1.9%,较上半年收窄4.8个百分点。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0亿元,下降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7亿元,下降0.5%。
六、服务业快速回升,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复苏向好
前三季度,全县共接待游客821.3万人次,同比增长0.4%,较上半年回升42.5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64.1亿元,同比增长0.8%,较上半年回升42.1个百分点。1-8月份,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6.7%。较上半年提升55.7个百分点。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33.4%。
七、财政金融支撑有利,民生支出保障有力
前三季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30.1%,较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3亿元,下降2%,较上半年提升8个百分点。其中科学技术、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分别增长11.5%、51.8%、8.1%。9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4.5亿元,同比增长15.1%,较上半年回落1.3个百分点;贷款余额55.3亿元,同比增长19.9%,较上半年提升0.8个百分点。
八、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贸易持续高位增长
前三季度,新引进省外亿元项目8个,完成省外亿元项目到位资金16.5亿元,同比增长43.1%,增速较上半年回落34.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外贸出口601.3万美元,同比增长216.8%,增幅较上半年上升125.8个百分点。
九、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
前三季度,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92元,同比增长7.5%,比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一、居全省59个县(市)第五。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99元,增长6.3%,较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四、居全省59个县(市)第13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24元,增长7.6%,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二、居全省59个县(市)第12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