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小河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小河镇人民政府镇长 李文兵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小河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镇人民共同努力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一改两为五做到”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商贸活镇”发展定位,精准发力,扎实苦干,交出了一份“难中有为、干中有成、稳中有进”的发展答卷。
一年来,我们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要求,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疫情防控温暖有序。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落细各项优化措施,镇村干部履职尽责,构筑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全年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879剂次,高效组织核酸检测18次,检测人数合计12万人次,为重点人群发放退烧药1.3万片,组建14支疫情防控小分队,26个非急救转运专班,为群众提供最优服务,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底盘更加稳固。我们全力以赴争项目、抓调度,破局突围、赶超跨越,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县前列,跑出了踔厉奋发、逆势争先的小河速度。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45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12.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4%;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户,申报限上批发业和服务业5户,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6.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226.7 %。发展环境愈发安全。常态化开展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烟花爆竹、餐饮场所燃气设施和消防安全等隐患排查和整治。完成4862栋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成功举办全县山洪灾害防御应急转移、防汛抢险和森林防灭火演练,有效提升了镇村干部应急能力,强化了广大群众风险防范意识。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打造新优势。
工业经济提速扩量。创亿矿业完成合并重组,物流公司高效运营,凯尔特纳米科技两座石灰窑点火生产,企业效能大幅提升;金旺矿业、竹丰矿业扩规工作持续推进,徽众钙业、牯牛水泥等精深加工企业产能稳步提升。全镇钙基新材料产业产值达7.3亿元,同比增长78%。项目建设齐头并进。坚持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政府投资类项目71个,合计5937万元。硒米三产融合示范园一期、郑红路、万方矿业年产20万吨重钙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完工。创亿矿业园区、物流产业园、乡村振兴创业园等项目序时推进,S358青红路小河段改建项目顺利开工,G530前期征地工作全面启动。谋定2023年重点项目16个,年度计划投资约19亿元。招商引资精准高效。围绕镇域优势资源,编制招商手册,包装招商项目6个。成立招商工作专班,聚焦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全年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4次。新引进招商项目6个,其中省外亿元项目2个,一般项目4个,到位资金1.52亿元。
一年来,我们聚焦“宜居宜业、宜游宜乐”总目标,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中再上新台阶。
城乡品质提档升级。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和人居环境整治“焕颜”行动,投入资金30余万元,重点对国省道沿线、镇区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进行整治。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0 余次,整治乱搭乱放86处,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100余吨。成功创建县级“美丽庭院”20户、市级“美丽庭院”4户。在来田村、梓丰村试点开展“爱心超市”积分兑换活动,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整治氛围。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以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因村制宜、因地制宜,全面完成来田村、狮山村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龙山村、梓丰村、郑村村3个美丽乡村中心村“五清一改”和项目建设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认真落实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开展集中排查,新增监测户5户22人。高质量完成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总投资450万元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完成19户新型农业主体验收工作。认真落实村集体经济“兴业”行动,指导成立硒米产业联盟和兴禾劳务有限公司,硒米产业联盟项目荣获池州市第六届发展村集体经济大赛暨首届“村级联盟”大赛三等奖,东庄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022年全镇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达750万元,村均57.7万元,新增集体经济强村3个。
一年来,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总导向,在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中取得新突破。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总投资3700万元的小河集中供水厂顺利完工,筹措抗旱资金48万元,修复供水管网9处、供水工程12处,开辟应急水源8处,筹集抗旱水泵19台套,第一时间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和农田灌溉问题。严格程序,规范开展兜底保障工作,新增农村低保50户83人,调出低保143户179人,全年发放低保金434.65万元。帮助困难群众申请、落实县镇两级临时救助107人,发放补助金16万元。3个老年食堂(助餐点)如期运行,深受老年朋友欢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申请创业担保贷款22人,共计贷款370余万元,新增就业创业登记39人。高质高效完成养老、医疗保险缴费工作,家庭医生签约5894人,实现“应签尽签”。全年累计开展送戏进万村、送电影下乡、老年大学教学等活动210场次,在尧田茶山成功举办第19届“安徽石台茶叶节”开幕式。基层治理成果凸显。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办理流程,高标准完成综治中心标准化改造,常态化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问题。提前完成“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注册任务,全力推进政法“双提升”工作,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提升。
一年来,我们把握“建设服务型政府”总要求,在提升政府行政效能中迈出新步伐。
改革攻坚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六办四中心”完成组建挂牌,修订完善11项规章制度,优化职能配置,强化人员配备,规范工作流程,畅通协调机制,承接县级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37项,11名工作人员获得综合行政执法资格,积极开展县镇联动、队所联合执法,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捷,经济发达镇改革红利全面凸显。政府效能全面提升。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服务工作全过程,展现了畅通渠道听民意,主动作为办实事,履职尽责敢担当的政府形象。加大政策事项、民生改善、行政执法、工作落实等方面的公开力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06条。大力提升便民服务质效,持续推进镇村为民服务大厅建设,提升“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水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坚守法治理念,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答复各类议案、建议10件。
过去的一年,我们严格落实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安全生产等工作责任,全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工作,人民武装、残联、食品药品、档案、双拥等工作有序推进。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挑战前所未有,奋斗饱含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积极投身小河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社会人士,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小河发展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满怀收获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项目储备不足,经济增长后劲乏力;发展瓶颈还未有效解决,民生保障仍有短板;政府建设还需加强,少数干部狠抓落实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对此,我们一定要正视问题、直面挑战、勇于斗争,努力在解决问题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用实干实绩回报全镇人民新期待!
二、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
春暖花开日,正是笃行时。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2023年,我们将始终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统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条主线,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系统谋、积极争、勇敢闯、务实干,在工业强镇上开新路,在农业大镇上抢新机,在商贸活镇上创新绩,让乡村振兴既有速度更有质量,让城乡面貌既有风度更有质地,让民生福祉既有温度更有质感。
2023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全省持续深化“一改两为” 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大会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发展”目标,拉高标杆、尽锐出战,奋力实现镇域经济再上新台阶。
经济发展预计目标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3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亿元,新引进招商项目7个,到位资金3.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到全县平均水平,其他指标完成县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重任在肩,惟有实干。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第一,聚力产业发展,镇域经济迈上新台阶
一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加强项目谋划和储备。全力推进金旺矿业、竹丰矿业新设矿权工作,积极推动创亿矿业第三条生产线项目建设,力争万方矿业年产20万吨重钙项目一季度正式投产,积极保障凯尔特纳米科技、金兴钙业、徽众钙业等精深加工企业满负荷生产,确保全镇各类矿产品总产量达到900万吨。
二要精准发力招商引资。突出产业招商,围绕钙基新材料和现代农业两大产业板块,精心谋划编制招商项目,广泛收集招商信息,配强招商小分队力量,高频率开展外出招商,增强招商引资“靶向力”,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小河。
三要强化要素服务保障。抢抓发展机遇,紧盯企业发展难题,加快破解发展瓶颈。全力服务S358青红路小河段和G530小河段改建项目建设,优化对外通道,主动与周边县区有关乡镇联络,争取工作支持,依法依规、将心比心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妥善化解矿地纠纷,为企业生产、运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围绕非金属矿铁路专用线年内开工建设,全力做好服务协调工作,全面配合兴石集团完成物流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保障镇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第二,立足农业农村,特色产业得到新提升
一要做精特色农业。依托镇域特色资源,全力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品牌效应。以硒米三产融合示范园为龙头,辐射带动周边小微企业发展,延伸硒米产业链,提高精深加工比重,擦亮产品品牌,提升产业效益。同时,大力发展硒茶、硒果、皖南土鸡、食用菌、黄精等特色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
二要做强集体经济。按照村社合一发展思路,加大村级合作社培育和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镇域平台公司,强化集体资产经营与管理,推动资产效益提升,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2023年新增集体经济强村2个。巩固硒米产业联盟成果,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扩大联盟村范围,提高群众收益。
三要做优基础设施。积极整合各类项目和资金,实施好万亩优质水稻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全面完成65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小田变大田”工作,积极推进撂荒地整治,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
第三,聚焦乡村振兴,成果衔接突出新经验
一要持续发力,切实巩固拓展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用好用活各类帮扶力量和政策,强化村级产业培育,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有效实现脱贫人口“家门口”就业。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各项措施,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
二要全面发力,强力推进环境整治。巩固提升前期美丽乡村建设成果,高标准完成龙山崔湾、梓丰叶村、郑村上下村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启动红石林庄、尧田船山、安元村里3个中心村建设。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完成九步村、樟村村改厕整村推进任务。
三要重点发力,推进乡村振兴创业园建设。主动争取、整合资金、聚合资源,以产业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小河镇回乡人才创业园和东庄富硒农业创业园建设,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构建“一镇两园”产业发展格局。
第四,紧盯民生保障,社会治理收获新成效
一要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暖民心”行动,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完成莘田村、栗阳村老年食堂(助餐点)建设和运营,稳步推进2所敬老院“公建民营”步伐,逐步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积极做好残疾人、困境儿童、老年人关爱服务等工作。
二要守住安全防控红线。严格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针对性做好工作部署和应急预案。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充分发挥小河镇专职消防队作用,做好森林防灭火监测预警,有效管控各类安全风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要拓展社会治理阵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纵深推进“平安小河”建设。全面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镇村联动机制,积极回应和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带头下访、开门接访、阅批群众来信和首问负责等制度,用心用情做好初信初访,依法依规化解信访积案,严厉打击缠访闹访,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第五,紧扣政府建设,服务效能呈现新气象
一要依法行政,民主集中护公信。坚持尊崇宪法、遵守法律、规范行政,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规范运行县级下放管理权限,拓展经济发达镇试点改革成果,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让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二要务实勤政,履职担当强执行。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宗旨,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凝聚发展合力、全力推动发展”为目标,坚持靠实干吃饭、用数字说话、凭实绩交卷,着力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三要从严治政,清正廉洁筑防线。以政府“马上就办 真抓实干”作风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持续整治慢作为、不作为等作风顽疾;严格预算刚性约束,强化“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各位代表,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知行合一,未来可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镇人民,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为建设“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商贸活镇”而不懈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