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中小学校制定劳动公约、劳动
教育清单的通知
各中小学: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细则》要求,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根据《关于推动全市中小学校制定劳动公约、劳动任务清单的通知》(池教体基〔2022〕98号)精神,
结合我县实际,在各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基础上,建立劳动公约、劳动教育清单制度,对学生课外校外劳动任务提出基本要求,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提高劳动素养,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
一、指导原则
(一)育人为本。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引导中小学生参加家庭劳动、校园劳动和社会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掌握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崇尚劳动,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
(二)因校制宜。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整合周边自然、经济、文化等劳动教育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一校一单,构建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清单,将劳动教育落地落实,让学生面对真实的生活,亲历劳动过程,以劳明理,以劳强技。
(三)融合实施。将学生的家庭劳动、学校劳动和社会劳动有机结合,合理安排课内外、校内外劳动时间,灵活安排劳动必修与选修时长,实现劳动教育跨学科、跨领域实施,将劳动教育清单内容与德智体美相融合,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二、实施途径
(一)发挥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引领指导作用。落实劳动教育课时制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策划劳动方案、学习劳动知识、讲解技能方法等,引领各年级学生遵守劳动公约,完成劳动教育清单,帮助学生更好的习得劳动技能、形成劳动习惯、淬炼劳动品质。
(二)在活动中恰当安排基本的劳动清单内容。将劳动 教育清单与学生的个人日常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中小学生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 1 至 2 年级不少于 2 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 3 小时。寄宿制学校结合实际合理安排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劳动时间。对照劳动教育清单,结合植树节、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
(三)积极建立家校社协同机制。在劳动教育清单制度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的支持作用。结合劳动清单的内容和目标,学校可以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引导家长树立劳动教育理念,争取家长支持,共同落实学生劳动教育清单制度,积极为孩子创造劳动实践机会,督促孩子养成劳动习惯。协调、动员社会相关机构,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推进措施
(一)科学制定劳动公约、劳动教育清单。各中小学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结合不同阶段学生身心特点和劳动能力,对照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目标要求,制定劳动公约,系统科学全面地设计劳动教育清单。各中小学要积极探索,以多种形式创新劳动教育清单内容、实施举措、评价方法等,切实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应有作用。在清单梳理和组织实施时,要高度关注学生劳动安全,不得将不适合学生的危险性劳动列入清单。各中小学劳动公约、劳动教育清单纸质盖章版、电子版于2023年2月28日前报县教体局教育股审核、备案。
(二)开拓多样化劳动基地。各中小学校要立足现有条件,开发校内“种植园”等劳动实践基地,同时有效利用研学实践基地等资源,积极开辟和打造多领域、多行业的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为学校劳动周的实施及劳动教育清单任务的落实提供条件保障。
(三)纳入督导评价体系。各中小学要结合清单内容定期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将学生劳动知识学习和参加劳动实践、成果展示的情况真实客观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劳动教育清单完成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县教体局建立学校劳动教育清单备案机制,将劳动教育清单管理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督导评估内容。
附件:1.小学低年级(1-2 年级)劳动教育清单参考内容
2.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劳动教育清单参考内容
3.初中劳动教育清单参考内容
4.普通高中劳动教育清单参考内容
石台县教育体育局
2023年 1 月 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