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石台县农业农村局 > 农业技术推广 > 实用技术
索引号: 11341822752961680F/202307-00094 组配分类: 实用技术
发布机构: 石台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7月中下旬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控意见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7-12
废止日期:
7月中下旬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控意见
发布时间:2023-07-12 15:54 来源:市农科院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7月中下旬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7月11日全市召开夏季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从虫口基数、作物布局、品种抗性、气象条件和历史资料等考虑,预计7月中下旬全市水稻主要病虫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要重于上年同期。其中二代二化螟偏重以上发生,在混栽稻区重发;五(3)代稻纵卷叶螟中等至偏重发生;五(3)代稻飞虱偏重发生;单季稻纹枯病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在感病品种上中等发生;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在老病区中等以上流行;玉米草地贪夜蛾在夏玉米上偏轻发生。 

二、预报依据

1、二化螟  预计二代二化螟偏重发生,在混栽稻区重发。

①一代残留量重于上年。随着抗药性的增加,今年一代二化螟在我市早稻、再生稻、早栽中稻上大发生,近期各地剥查,一代二化螟田间平均亩残留量东至、贵池分别为3222头、4800头,残留量极高,为害极重。截止7月10日,贵池区、东至县灯下分别累计诱虫35头、40头,诱虫量较同期减少,根据田间剥查结果结合灯下推算二代二化螟发蛾高峰期7月上旬后至中旬,卵孵高峰在7月中旬后期,发育进度总体较常年相当。②寄主及气象条件较适宜其发生。全市四稻混栽,生育期不一致,桥梁田多,部分地区中稻田已有初孵幼虫为害造成枯鞘,7月中下旬我市单季稻处分蘖至孕穗期,食料丰富,寄主及气象条件总体利于二化螟钻蛀取食为害。

2、稻飞虱  四(2)代偏轻发生,低若高峰在7月中旬中期,预计五(3)代将偏重发生。

①灯下诱虫总量与常年相近。东至5月15日灯下始见褐飞虱,5月19日始见白背飞虱。截止7月8日,东至、青阳灯下共诱469头、210头,总诱虫量均与近三年同期均值相近;贵池区灯下6月19日始见飞虱,截止当前共诱飞虱424头,比上年同期减少37%。②迁入峰次明显。自6月20日以来,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均出现1个迁入峰,其中贵池在6月28日峰日诱虫80头、东至在6月29日峰日诱虫52头、青阳在7月2日峰日诱虫46头。③当前田间虫、卵量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减少。近期普查,贵池、东至、青阳中稻田百丛虫量分别为30头、111头、116头,虫态主要以白背低龄若虫为主,田间暂未见褐飞虱短翅,贵池、青阳均未查到卵,当前田间虫、卵量与近三年同期均值略减少。④食料条件有利。当前中稻处分蘖至拔节期,田间小气候适宜,田间郁闭且丰富的食料有利稻飞虱增殖和为害。

3、稻纵卷叶螟  四(2)代偏轻至中等发生,低龄高峰在7月上旬末至中旬前期,预计五(3)代中等至偏重发生。

①灯下见虫早,累计诱虫量偏多。灯下初见期偏早,青阳5月30日灯下初见成虫。截止当前贵池、青阳共诱蛾103头、111头,灯下累计诱虫量较去年同期偏多。②田间无明显蛾峰。全市6月下旬至7月上旬赶蛾,田间无明显蛾峰,亩蛾量均在50头以下,普查个别嫩绿田块亩蛾量达600头。③当前田间虫差异较大。近期普查,贵池、东至大部分稻田百丛虫量在15头以下,但部分嫩绿田块百丛虫量达50头以上,区域间差异较大。④食料条件有利。四(2)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间,正值一季稻分蘖至拔节期,食料条件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幼虫取食为害。

4、纹枯病  单季稻纹枯病偏重发生。

纹枯病是我市水稻常发重发性病害,田间菌源广泛,且目前我市水稻品种对纹枯病均无明显抗性。今年梅雨期降水量略偏多,目前贵池、青阳县单季中稻田间已普遍发病,平均病丛率分别为1.5%、3.5%,随着水稻的封行,出梅后高温天气与田间高湿的小气候极有利于病害发展蔓延,田间病情还将快速上升。

5、稻瘟病 在感病品种上中等发生。

稻瘟病是我市山区水稻上的主要病害,粳、糯稻等种植面积较大,种植的水稻品种虽有一定的抗性,自6月下旬以来,稻叶瘟在山区局部开始发生,但面积少,总体上发病较轻。但7月中下旬大部分单季稻将进入易感病的拔节孕穗期,如遇阶段性降水天气,仍较利于单季稻稻叶瘟的发生危害,部分田块水肥管理不当将加重病害的发生。

6、细条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预计在老病区偏轻至中等流行。

受近期梅雨及强对流天气影响,全市在贵池区梅龙街道双惠村发现水稻细条病和白叶枯病,两病混发,其中早稻品种为早嘉早17,发病面积约10亩,中稻品种为隆两优5438,发病面积约30亩。随着出梅后高温干旱天气,总体不利于细菌性病害传播,发病田块有可能偏轻至中等流行。

7、玉米草地贪夜蛾在夏玉米上偏轻发生。

东至在6月6日、青阳在5月31日始见玉米草地贪夜蛾幼虫,始见期较早,但总体为害较轻,基数较低,发生为害面积较小,预计后期高温干旱天气对其发生和为害不利。

三、防治意见

要在做好晒田、合理施肥等田间管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水稻分类指导实施,综合防治,要以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为重点,兼顾稻飞虱、稻叶瘟、细菌性病害等,并做好高温季节农药安全施用工作。

1、防治时间

7月17-22日,一季稻田主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兼治稻飞虱,查治稻叶瘟等,其中二化螟重发及防治不好的田块间隔10天后再防治一次;对部分区域稻纵卷叶螟达标田块可立即用药防治。

双晚秧田重点是做好秧苗期稻蓟马、白背飞虱等防治。

2、防治指标

稻螟虫:分蘖期枯鞘丛率8-10%或枯鞘株率3%;稻纵卷叶螟:在分蘖期百丛水稻束叶尖150个,孕穗后百丛水稻束叶尖60个;稻飞虱: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孕、抽穗期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纹枯病:病丛率20%;稻瘟病: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施药防治1-2次;细菌性病害:出现发病中心,立即施药封锁。

3、防治药剂

针对目前二化螟已产生抗性难防难治特点,建议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可选用四唑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等与喹硫磷、二嗪膦、阿维菌素、茚虫威、杀虫单等混配使用;防治稻飞虱可选用三氟苯嘧啶、烯啶•吡蚜酮、吡蚜•呋虫胺等;防治纹枯病可选用肟菌•戊唑醇、噻呋酰胺、苯甲•嘧菌酯、氟环唑、井冈•蜡芽菌等;防治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春雷霉素、肟菌•戊唑醇、三环•氟环唑等;防治细条病等细菌性病害可选用噻唑锌、噻菌铜、氯溴异氰尿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