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校体育发展年度报告
为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打基础、创特色,县教体局不断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开齐开足体育课时,组织开展“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加强大课间和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年度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体育总体情况
全县现有中小学校20所,其中小学12所,初中7所(九年一贯制2所),普通高中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各校严格按照相关条例,严格执行体育开课率,学校体育课开课率达100%,开足率100%。
二、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新建石台中学、实验小学室内体育场馆;改扩建七井中心、丁香中学等运动场地;更新石台二中、小河中学、崇实中学等学校体育健身器材。截至目前,我县中小学校现有田径场20块,其中400米田径场2块,400以下田径场18块,校园足球场地17块,篮球场28块,室内体育场馆3个;学校体育活动开展“锻炼有场所、运动有技能、活动有氛围”。
三、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立足实践研究、关注专业成长。组织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学研讨培训2场,参训教师60余人次,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显著。1人参加安徽省优质课(体育类)评比;池州市首届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研工作者1人;池州市中小学论文评比体育艺术类获奖一等奖2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25人;县第四届教坛新星12人。
四、推进体教融合
拨付18个少体校训练基地经费10万余元,实施“一校一品”的体教融合模式,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积极开展以校园足球为主的体育运动,教会学生1—2体育运动技能,推进素质教育;基地校常年开展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等8个项目的训练,推动青少年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健康全面成长。参加省市赛事取得理想成绩:获省级比赛三等奖1次;池州市足球、篮球等赛事活动冠军6次,亚军2次,季军3次。
举办学校县级赛事。今年10月份,举办了全县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全县学校19个代表队220名运动员参加,经过2天半的激烈角逐,石台二中、大演中心学校获初中团体前三名,实验小学、占大中心学校、七里中心学校、七都中心学校、珂田中心学校、大演中心学校获小学团体前六名。
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工作,认真组织落实,确保《标准》测试与上报工作健康、安全和有序开展。利用体育课和大课间,由班主任和体育老师配合,现场采集第一手数据,并填写每生一张的体质健康档案表,为网络上报工作奠定了基础。学生体质健康明显提升,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由2021年的7.36%提升到2023年的18.7%。
五、实施阳光体育活动
推广体育课间活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推动校园体育
文化建设。我县现有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4所、幼儿园1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所,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个。每年开展县级中小学生广播操、田径运动会、足球联赛、乒乓球赛和校级运动会、足球、篮球赛事20余场次,参与学生1万余人次;指导学校开展好大课间、阳光体育长跑等活动,教会学生1—2项体育运动技能。
六、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情况
我县石台二中、池州生态经济学校、占大中学、矶滩中心学校体育场地对公众开放,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在课外活动时间及双休日在确保学校安全的情况下对公众开放。
七、主要问题与分析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家长对他们的孩子参加体育和美育活动持反对或消极应付态度。特别是,在校园足球运动方面,不少学生和家长认为,足球运动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即使足球水平很高但发展出路受限。女子足球运动更是组队艰难,不少女生学生家长坚决反对,认为女孩子踢足球影响将来发展。
八、下一年度发展思路与整改措施
切实加强体育师队伍资建设,不断争取政府支持,在学科上进行政策扶持,配齐配足专职体育教师,同时加大力度培训好兼职体育教师。
进一步加大投入,抓好学校体育硬件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校园体育场地改善和设施设备的添置,逐年加大投入,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条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