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二化螟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
预计一代二化螟中等发生,部分田块偏重发生。
二、主要依据
(一)越冬基数。据调查,我县冬后二化螟平均亩存活量373头,较去年减少4.8%。
(二)发育进度。4月28日对二化螟发育进度调查,化蛹率已达到50%以上,预计成虫羽化高峰期在5月3-7日,卵孵高峰在7-10日。
(三)气候因素。因今年2月份低温异常,遭遇冰冻气象灾害,二化螟越冬基数有所下降,但基数任然比较大。
(四)食料条件。蚁螟盛孵期,早稻(再生稻)处在分蘖盛期至盛末期,中稻大多处于苗期,有利于幼虫的侵入和危害。
三、防治意见
(一)防治适期
5月14日—17日。
(二)防治对象
主治一代二化螟,兼治稻象甲。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合理调整水稻品种布局,尽量避免混栽,减少桥梁田。
2.化学防治:枯鞘株率达3%或枯鞘丛率达5%以上进行防治,各乡镇要加强田间调查,按照防治指标因地制宜指导农户科学防治,药剂可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多杀霉素、二化螟性引诱剂等生物农药,合理选用甲氧虫酰肼、丁虫腈等化学农药。水稻育秧机插田,移栽前及时打好秧田送嫁药,减轻大田二化螟发生为害。
兼治稻象甲,药剂可选用康宽、毒死蜱、醚菊酯等防治稻象甲成虫,需将田埂杂草一并纳入打药防治范围。
四:注意事项:
施药时应保持稻田浅水层5-7天,以保证防效,药后一周调查防效,防效差的田块应及时进行补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