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9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4-19 16:54
来源:石台县教育体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朱待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议》,我局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石台县教体系统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基本情况。
全县中小学校20所,中小学生7741人,其中城区学校学生4677人,农村学校学生3064人。2024年春季全县留守儿童有1741人,占全县学生总数的22.5%。其中农村学校留守儿童1067人,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学校学生总数的34.8%。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教体系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一)健全机构,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制度。
县教体系统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结合我县留守儿童群体的实际,完善了四个机制:一是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留守儿童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二是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责任制,明确学校和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责任。三是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学校校长在工作汇报中,要专门报告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群策群力。四是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应急机制。即建立留守儿童、学校、家长、当地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明确责任,力求让留守儿童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二)全面育人,为留守儿童的快乐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一是转变教育观念,调整评价方式,培养留守儿童的自尊、自信。全县学校改变了“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单一评价方式,采取学习成绩和特长展示相结合、充分肯定学生点滴进步的全面评价方式。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在同伴和师长的认可和肯定中自信成长。
二是家校共育,突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县各学校加强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建设,每学期以家长会等形式对留守儿童家长普及家教知识,县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到各中小学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家庭教育巡讲活动。2023年全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20场,受益家长4000余人。同时,全县各校重视家访,每年在日常家访的基础上,开展1-2次覆盖全体留守儿童的集中家访,送教上门,帮助家长转变教育理念,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水平。
三是建立亲情专线,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空间。全县学校开通了亲情电话,设立专线,为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课外活动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了学生与父母的感情。
四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培养健全人格。全县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并组织留守儿童接受专题教育。我县中小学初步形成了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班主任、辅导员为主体,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全县学校积极发挥留守儿童之家、少年宫等载体作用,通过开展课外文体活动,缓解留守儿童的厌学等负面情绪,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开展寓教于乐的道德实践活动,培养留守儿童明辨是非与社会交往能力;开展安全防范教育活动,锻炼留守儿童自救保护的本领。
六是推进留守儿童寄宿制。全县除实验小学外的其它学校均具备学生寄宿条件,各学校根据留守儿童意愿,实行愿住尽住的政策,尽量让留守儿童吃住集中在学校,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群体中成长。
七是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全社会参与的立体式关爱网络。全县学校主动联系本地宣传、综治、共青团、妇联、关工委、企业等部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班级、学校、社会是个温暖、温馨、友爱的大家庭。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今后,县教体局将认真研究留守儿童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创新工作方法,力争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最后,感谢您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石台县教育体育局
2024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