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海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壮大我县市场主体,提升我县市场经济活力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收到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与县市场监管局、县招商中心积极对接,根据提案建议,现将近年来我县市场主体培育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下步工作举措介绍如下:
一、市场主体培育情况
一是市场主体不断壮大。近年来,县市场监管局坚持便捷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基本原则,以降低经营主体进入市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为着眼点,全面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不断理顺涉企“证”“照”关系,切实提升登记注册便利化水平,大幅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方便经营主体投资创业,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据市场监管局统计2023年全县新设立经营主体1285户,同比增长24.4%。截至2023年底,全县经营主体总量11812户,同比增长6.0%,同比增长8.9%,企业2222户,个体工商户9240亿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50户,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稳中趋好。
二是园区和乡村振兴创业园建设初具规模。我县围绕“一区九园”和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石台经开区)的发展定位,紧扣富硒特色产业链、“+旅游”融合链,围绕主导产业,着力招大引强、招高引新,园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石台经开区)、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原杨潭产业集中区)、石台物流产业园为主,以各乡镇特色创业园为辅的园区经济产业格局。
1.石台县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目前,《石台县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招商方案》已出台,方案中载明了准入条件、功能规划,明确了相关租售标准和优惠政策等内容,已签约入驻的企业有富硒源饮品、大农益水产科技、石台县眼视光产业等企业。
2.乡村振兴创业园企业入驻。已建成的4个乡镇创业园占地面积约17万㎡,建设总投资约2.4亿元。一是小河镇乡村振兴创业园。现已有石台县威尔斯皮具有限公司、石台县依尚依服饰有限公司、安徽三杉工艺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入园。二是小河镇东庄富硒产业创业园。已有安徽中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园,且该企业为规上工业;三是大演乡乡村振兴创业园。已有安徽氢硒康泉水业有限公司入园。四是矶滩乡乡村振兴创业园。有石台县旺鑫食品有限公司、石台县康态农产品有限公司落户。
3.丁香镇创业园。产房均为3层的标准厂房,已入驻个体经营户及小微企业共计43家,其中2023年新增12家,招引入驻的5家企业是:池州市宝耐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池州丰金新材料有限公司、池州市猎户星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石台县鑫润硒洋参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硒香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4.七都创业园。目前引进2家企业入园安徽天下四方塑业有限公司、安徽徽小妹旅游有限公司。截止2023年年底,其中省级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一家(丁香镇农民工创业园)。市级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一家(七都镇农民工创业园)。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经济大环境影响企业有效投资。近几年,受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多重影响因素叠加,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性较为明显。实体企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显而易见,传导逻辑随之冲击和影响企业发展后劲和动能,发展的内外压力和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很多企业投资信心受挫,生存与发展压力增大。
(二)发展要素制约较多:受碳化物排放指标、能源使用量、土地指标、生态红线、国家公益林等条件限制,企业做大做强的难度相比其它县区更大。根据五经普登记数据,凯尔特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10130万元,实现产值约11000万元、能耗4万吨左右。如何平衡产值和能耗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下一步招商引资发展深加工产业上,企业能源使用量能否解决将是影响我县规上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传统产业受市场波动影响巨大:受国际和国内环境影响,我县规上企业中的矿山、茶制品、服装鞋帽等传统加工业无论是主营业收入、产品价格,还是利润、税收都出现下降,甚至有的企业出现负增长,企业生产的风险在增大,影响企业加大深加工投资的积极性。
(四)深加工产品研发迫在眉睫。我县深加工企业目前在产品研发上投入规模偏小,科技创新能力弱,技术储备少,向新兴领域延伸和拓展的能力不够。由于能耗双控等政策影响,新增加或扩大生产规模已无可能,企业只有走加大新产品研发道路,引进高科技人才,投入研发资金,成立研发机构,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的产品,走转型发展道路,才能保证企业发展。
(五)为企服务护航潜力有待深入挖掘。重引进轻服务现象还有不同程度存在。服务的不到位、不专业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为企服务的质量,造成了企业安稳落户的变数。因此,当下要进一步厘清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强化为已落户的企业做好服务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意识,确保实现从已有存量中变出增量。
(六)“五上”企业招引培育仍然任务道远。从县统计部门了解,2021年-2023年以来,全县招引152个项目,只有10个项目为“五上”企业经营的项目,平均占比6.57%。2024年1-4月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112个,其中有35个招商引资项目,占比31%。待这些招商引资项目(地产项目除外)成熟投产运营,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达标后,才能被纳入“五上”企业的统计范畴。如我县蓬勃发展的硒泉产业,通过大力招引,已落户12家硒泉企业,但目前已入例的“五上”企业的仅有2家(澳洋大岭峡谷、硒泰食品),规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需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究其根本还是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综合产值达不到标准。“五上”企业招引数量少、效益较弱是当前的实际状况,挖潜培育任重道远。
三、下步工作举措
(一)持续招大引强,导入新的增量。“五上”企业是市场主体中已上规模、处于金字塔顶尖的那一部分,产业带动力强、经济贡献度大,招大引强是快速列入“五上”企业的有效方式。通过嫁接知名品牌、参股并购合作或联合开发等方式,引进知名水企来石台开展合作,扩大全县硒泉产业经济总量,如中国500强江苏澳洋集团入股大岭水厂后,大岭水厂产值较上年大幅度提升。同时发展以包装业为重点的配套产业,鼓励企业围绕优质水资源发展功能性的果汁、茶饮等饮料产品,在县内逐步形成上下游生产产业链。
(二)聚集要素保障,变存量为增量。在培育市场主体中,依法依规推动土地、资本、政策向优质企业、产业、园区“三集中”,用最快的速度让最好的企业和项目获得最优的资源要素。落实税费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积极谋划项目申请上级基金支持,助推我县新兴产业发展,采取基金、补助、担保、资产运作等手段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有效盘活低效闲置土地、资产,通过消化存量、保障增量以及做好“向林要地”等方面破解用地要素制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亲商、扶商、安商、富商”氛围,激励更多人在石台创新创业,孵化培育更多有效且实际经营的市场主体,夯实“五上”企业成长的土壤。
(三)坚持引进培育,力促做强做大。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动能,县政府今年年初制定出台了《石台县“五上”企业培育壮大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加快“五上”企业数量、体量和质量同步提升。目前我县招引项目中文旅康养、生态工业产业占比较高,贸易物流、交通运输等领域服务业偏少,今后要大力发展文创产业、仓储物流等服务业,逐步缩小行业间发展不均衡。同时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优势产业延链补链、新兴产业扩规提质,积极培育一批首位度好、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企业。
(四)实行优质企业引育,传统提质增效行动。
1.实施优质企业引育。一是大力发展钙基新材料产业。要依托非金属矿资源,坚持规划引领、绿色发展、提质增效、聚焦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完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到2027年,初步形成具有10家左右企业配套发展的钙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净增规上企业5家,全年产值达到10亿元,户均产值达到1.0亿元;二是大力发展硒泉产业。要充分利用我县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硒泉产业,以扩大饮用水产品制造规模及包装配套生产为重点,逐步做大全县硒泉产业经济总量。加强品牌建设,维护好石台硒泉的品牌形象,着力打造石台硒泉公共品牌。到2027年,初步形成具有15家左右的饮用水制造企业,净增规上企业8家,硒泉产业完成销售收入10亿元,户均产值达到0.5亿元;三是做大做强5G智能仪表。要利用产业基础、技术创新等优势,促进新兴产业壮大,实现5G赋能仪器仪表制造业突破发展。到2025年,完成销售收入1亿元。
2.实施传统工业提质行动。要加大传统服装加工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推进传统服装及竹木加工业建设,到2027年,现有企业产值达到2亿元。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升级发展。支持牯牛降服饰、中奥制衣、牛霖服饰等服装加工业加大技改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用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二是巩固竹木加工业。推进一帆竹业项目建设,支持成龙木业、俊森板材、宇诺公司等企业进一步拓宽市场,巩固扩大竹木加工业,推进竹木加工业企业进一步拓宽市场,扩大生产规模,做大体量。三是梯次培育中小企业。做好梯次培育中小企业,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左右,力争到2027年全县规上企业达到38家。四是抓好临规退规企业帮扶。全县现有3年内退规企业10家,要建立退规企业库,逐户排查企业退规原因,实行精准化帮扶,对产能和生产工艺落后企业,予以淘汰退出;对产品有销售市场但受客观因素制约而停产半停产的困难企业,指导企业整合资源资产,盘活资本资金,帮扶企业复产达产。到2027年,2户退规企业重新入库,新增产值0.5亿元。
以上答复,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欢迎您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县经济发展工作,建言献策,提出宝贵意见!
石台县科技经济信息化局
202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