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公共文化空间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文旅发〔2023〕100号)、中共池州市委宣传部、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印发池州市公共文化空间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文旅〔2024〕33号)有关精神,推动我县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由石台县文旅局起草制订了《关于印发石台县公共文化空间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我们的追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根据省、市要求,中共石台县委宣传部、石台县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印发《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县建设公共文化空间的总体目标和原则,细化了主要任务,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措施,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希望通过《实施方案》的出台,打造一批特色公共文化空间,满足群众多层次、个性化文化需求,实现公共文化可持续发展。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4年5月初,草拟初稿,经与县委宣传部紧密结合我县实际,认真进行研究谋划和多轮修改后,于2024年5月15日正式联合发文。
四、工作目标
到2027 年,全县建成9个左右具备公益性、综合性和特色性的公共文化空间。到 2030年,城区基本建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五、主要任务
(一)丰富文化功能。开展”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推动有条件的公共文化空间开发文旅创意产品,组织研学活动,定期举办好书推荐、导读品读,开展音乐赏析、戏曲表演、书画品鉴、非遗体验等艺术分享,满足群众多层次、个性化文化需求。鼓励“分享式”“沉浸式”“场景式“服务,支持跨界融合,提供文化+教育、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科普、文化+普法等服务,适应大众化和分众化需求。
(二)统筹规划布局。统筹规划文化空间建设,综合考虑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和服务需求,按照交通便捷、方便参与的要求,依托15 分钟阅读圈,科学合理设置辖区内文化空间布局。将公共文化空间作为标准配置,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原则上,城区服务人口5万人或服务半径 2 公里左右,布局 1 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共文化空间,全县建设9个左右,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个。
(三)坚持高标推进。对标公共文化空间评级标准和服务规范,参加公共文化空间评估定级。评估将从布局设计、功能设置、服务人次、活动场次、数字化服务、运营模式、群众评价等7 个维度进行,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对标全省标准化试点和标杆化服务单位,提前规划,合理布局,大力推进公共文化空间场馆建设。公共文化空间既要好看,更要好用,做到规模适当、功能优先、经济适用、简约大方。
(四)提升数智服务。推动公共文化空间互联网全覆盖,建立适用于公共文化空间场景应用的数字资源库,加大向农村地区推送力度。创新运用交互性技术,开发沉浸式数字文化体验产品,加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形成立体式数字服务网络。鼓励依托现有技术平台收集新空间服务数据,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公共文化“数智”服务水平。
六、创新举措
(一)创新建设方式。依托现有文化设施、公共用房、历史建筑、公园绿地以及闲置商业和废旧工业厂区等,提供公共文化空间用地、用房。通过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扩建一批、合作一批等方式,把符合条件的公共空间吸纳进来。充分利用公共文化场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支持对其功能布局进行改造。鼓励在旅游景区、文化广场、集市、商圈、商业综合体、大型住宅小区、艺术培训机构、交通枢纽等候区、实体书店、企业文化场所,闲置商业等区域,打造或改造一批公共文化空间。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依托和美乡村、农民文化乐园、居民安置点、乡村旅游点、非遗手工作坊、民宿、传统村落、古民居、养老院、宗祠、村史馆等打造一批农村公共文化空间。
(二)鼓励社会参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挂牌命名等措施,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法依规参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管理和运营。通过委托管理、合作运营、独立经办等方式,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空间管理运营,根据运营成本、服务内容、市场供需状况合理收费。鼓励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和美乡村推介官等参与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管理。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发改、财政、文化和旅游、住建、规划、体育、科经等部门联动机制,研究制定年度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统筹推进建设工作。
(二)强化扶持保障。支持公共文化空间服务项目纳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采购范围。鼓励民间资本依法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拓宽资金渠道。支持将公共文化空间人才培养纳入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培训计划。广泛招募志愿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公共文化空间管理运营,实现公共文化空间的低成本长效运营。
(三)强化规范管理。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 年版)》和《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公共文化空间应免费或优惠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制定绩效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服务效能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惩。设立准入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将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不力、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负面舆情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影响、国有资产流失等情况列入退出机制。不得利用公共文化空间开展任何宗教类活动或其他非法活动。
(四)强化示范引领。组织参加公共文化空间评估定级,评估结果列入目标考核范围,推动公共文化空间规范化、品质化、特色化运行。及时总结经验,培育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加强宣传推广和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公共文化空间在保障群众的公共文化权益、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八、下一步工作考虑
2024年我县选定中国生态硒都会客厅和硒阅·东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两个点着力打造,接下来,我县将根据《关于开展2024年安徽省公共文化空间绩效评估工作的通知》和《2024年池州市公共文化空间绩效评估工作方案要求》,严格对照评估标准和评定细则,强化调度,加快2个点位硬件和软件建设,并积极做好空间申报和抽评各项准备工作。
九、咨询服务信息
解读机关:石台县文化和旅游局
解读人:许丹丽 公共服务股副股长
咨询电话:0566-6024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