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依法控辍,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舆论氛围。
学校联合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及实施细则,以提高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思想认识,增强法制观念。学校内部以校团委、少先大队为核心,以学生干部为骨干,通过板报、标语、传单、校会、班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地的一些实际案例,向学生及家长宣传依靠科技、文化发家致富的典型,使他们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营造一种良好的控流防辍工作氛围。
2、继续建立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明确控流防辍的责任和奖惩,做到责任攸关,责无旁贷。
控流防辍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动态性的工作,学校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便于随时掌握学生动态。
建立了辍学报告制度。学校认真做好控流防辍的宣传动员工作外,对有辍学迹象的学生及时下去家访、了解情况,做好复学动员工作。学校历年来都把家访工作作为控辍保学的主要手段,提倡教师进行家访,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加强与全体家长的联系,其重点是家贫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的家访;增强学生及家长的自信心,
3、加强学籍管理,严把学额流动关。各校教导处建立了比较科学、规范、详细的学生学籍、学生名册档案资料。对学生的正常流动和辍学实行动态管理。
4、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树立教师眼中无差生的观念。针对师资队伍现状,结合控流防辍工作,重点抓了师风师德建设,旨在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重塑教师的良好形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5、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严格收费管理,坚决治理“三乱”现象,切实减轻学生及家长经济负担。按照国家部颁标准开齐、开足所有课程,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或个性发展。严格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不以考试成绩排名次、排座次;不歧视学困生,不强行或变相要求其休、转学;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的课业负担,严禁教师在寒暑假和双休日补课;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梯次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的机会,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6、关注学困生,从源头防止学生辍学。学困生的转化是班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7、坚持扶贫控辍,构建温暖工程。学校教师在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过程中,在走村入户进行家访的过程中,对有辍学迹象的学生和个别生随时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于那此贫困户子女给予帮助。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