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局严格按照政务公开相关要求,扎实推进财政领域信息公开工作,努力打造阳光财政,现将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在主动公开方面,我们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多渠道,及时发布政策文件、工作动态、财政信息等各类政务信息,累计发布179条,涵盖民生保障、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除涉密信息外,公开率达 100%,确保信息全面准确且便于公众获取。其中,政策解读采用负责人解读的形式,有效提升了公众的理解度。
依申请公开工作规范有序,在政府网站平台公布依申请公开指南,明确申请方式、受理流程、答复时限等,为公众申请信息提供便利。同时,设立了专门的依申请公开受理邮箱和电话,并安排专人负责接听和处理。
二、工作成效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财政工作透明度大幅提升,公众对财政政策、资金使用等情况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有效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促进了财政部门依法行政和规范理财,在公开的压力下,各科室更加注重工作流程的合规性和资金分配的合理性;三是增强了政府公信力,通过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财政信息,展示了财政部门积极作为、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务公开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财政信息公开的内容还不够细化,如一些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仅公开了总体数据,缺少具体受益对象和项目明细等信息;二是政策解读的形式还不够创新,解读方式单一,部分解读仍较为生硬,吸引力不足,与公众的互动性有待加强;三是政务公开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工作人员对政务公开业务知识掌握不够熟练,在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时能力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深化财政信息公开内容。 加大对财政专项资金公开力度,按照“谁分配、谁公开,分配到哪里、公开到哪里”的原则,逐步细化公开内容,除涉密信息外,公开专项资金分配政策、分配过程、分配结果等详细信息,确保资金流向透明、使用效益可查。
(二)创新政策解读与回应关切方式。建立健全舆情应对长效机制,加强舆情监测分析,提前制定应对预案。对于重大舆情事件,及时发声,主动引导舆论,做到快速反应、精准处置,避免舆情发酵升级。
(三)加强政务公开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政务公开业务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或上级部门业务骨干进行授课,重点培训政务公开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工作流程、信息撰写与发布等方面知识,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总之,我局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不断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