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发病趋势及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
预计石台县油菜菌核病总体为中等偏重发生,局部高密度种植区或抗性较差的品种可能达重发生程度。病害侵染盛期预计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与油菜盛花期高度重合,需高度警惕。
二、预测依据
(一)菌源基数充足
菌核病为本地常发性病害,田间菌源积累充足。近期调查显示,子囊盘始见期早于常年,部分田块子囊盘密度达每平方米0—12.6个,且随着气温回升,萌发量将持续增加。
(二)气候条件适宜
据气象部门预测,石台县3月中下旬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1℃,降水偏多,且有多次降水过程,田间湿度大、露水重,极利于子囊孢子释放及病菌侵染。
(三)品种抗性及田间管理因素
石台县主栽油菜品种对菌核病抗性普遍较弱,且连作面积大,部分田块因前期冻害导致植株抗逆性下降。直播田密度高、通风透光性差,易形成高湿小气候,加重病害流行。
(四)生育期与病菌侵染期高度吻合
当前油菜已进入抽薹期—始花期,预计盛花期将集中在3月中下旬,这一时期与子囊盘的萌发盛期及降雨时段重叠,增加了油菜菌核病侵染的风险,因此,采取及时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三、防治意见
(一)农业防治
1.清沟降湿:及时清理厢沟、围沟和中沟,确保排水通畅,降低田间湿度,抑制菌核萌发。
2.科学施肥:对受冻或长势弱的田块,追施苔肥并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增强植株抗性。
(二)化学防治
1.防治适期:
首次施药:油菜主茎开花率达80%时(盛花初期);
二次施药:间隔7—10天或遇连阴雨天气后补防。
2.推荐药剂:
优先选用氟唑菌酰羟胺、啶酰菌胺、菌核净、咪鲜胺等高效低毒药剂,按说明书剂量配药;添加20%速效硼(60克/亩)和磷酸二氢钾(100克/亩),提高防效及结实率。采用植保无人机或电动喷雾器,重点喷施植株中下部茎叶。
(三)监测与预警
加强田间巡查,实时监测病情发展,重点关注高湿、低洼田块,结合气象预报动态调整防治策略。
四、注意事项
药剂需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避免使用新烟碱类药剂,施药前通知蜂农;农药包装废弃物集中回收,避免环境污染。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