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季伊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聚焦二化螟、油菜菌核病及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控,为春耕注入科技活力,确保午季增产丰收,田间地头化身为农业科技实践的生动课堂。
科技“问诊”,精准施策助力虫口夺粮
在水稻主产区,二化螟越冬基数的调查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植保技干穿梭在稻田之间,运用“虫源田调查+稻桩剥查”双线监测法,精准锁定了越冬虫源的分布情况。数据显示,通过大力推广“春耕前翻耕灭茬”和“深水灭蛹”等科学举措,去年该地区的虫害发生率较常年同期下降了15%。莘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有德感慨地说:“以前我总是担心虫害会导致减产,现在按照专家的指导去做,心里踏实多了!”
精准“处方”,油菜花开科技护航
当前正值油菜抽薹开花的关键时期,也是油菜菌核病防控的关键阶段。农技人员依据气象预报和田间监测数据,为农户们量身定制了油菜的“健康管理方案”,其中包括了农业管理措施和化学防治策略,推荐使用氟唑菌酰羟胺、菌核净、啶酰菌胺等药剂,以及无人机等高效喷雾器械进行统防统治,以确保油菜生产安全。通过实施清沟排渍、摘除病叶、盛花期科学施药等一系列精准措施,去年油菜精耕细作示范田内的油菜菌核病发生率仅为0.5%,较传统种植区降低了10%。七都镇光明家庭农场负责人夏光明由衷地赞叹道:“今年的油菜长势真是喜人,这都多亏了农技人员手把手教我们‘对症下药’!”
防患“未燃”,小麦田里科技筑防
面对小麦赤霉病的威胁,农技人员更是创新性地开展了“稻桩带菌监测+病虫预警”双保险模式。通过提前喷药、深耕灭茬和增施钾肥等综合防控措施,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去年采用新技术的田块发病率同比下降了7.5%,亩均增产超过了45公斤。小麦种植大户李江宏激动地表示:“以前一遇到赤霉病我们就头疼不已,现在有了‘科技护航’,我们对丰收的底气更足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在石台县的广袤田野上,科技与农事的交响曲正激荡出无限的希望与憧憬。农技人员不仅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更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迎来更加丰收的明天!(涂徐孙)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