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石台县生态环境分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及市局工作要求,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在改善环境质量中强动力,在强化监管能力中补短板,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优保障,在推进作风建设中提质效,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再上新台阶。
一、环境质量状况
(一)大气环境质量方面:2024年,我县PM10、PM2.5年均值分别为37和20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为97.8%,与去年相比,PM10、PM2.5分别下降了2.6%、9.1%,空气优良率上升0.5个百分点。其中,PM2.5浓度及其变化在全省59个县(市)中均排名第三。
(二)水环境质量方面:2024年度,我县1个国控断面、5个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国控双丰断面连续12个月均达到Ⅰ类水。2024年石台县地表水水质指数在全省105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三。
(三)声环境质量状况。我县7个声环境功能区、105个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31个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声环境质量均达到相关限值要求。
(四)生态安全状况。全县无污染地块,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未发生突发环境应急事件。2024年10月,我县在2023年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中再获“轻微变好”等级,综合得分在全省排名第一。
二、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三个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聚焦“三个强化”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源头防控。完成6台2蒸吨以下生物质锅炉替代,淘汰国三以下柴油货车10台。深入开展VOC企业活性炭吸附装置“开箱行动”,发现并整改问题33个,完成3家企业低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替代。实施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开展试点评估工作。强化重点管控。对涉气企业、在建工地建立“一对一”联系制度,紧抓西部矿山道路扬尘治理,督促创亿矿业、S358施工单位严格落实洒水降尘措施。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要求,坚决避免打着环保的幌子搞“一刀切”。强化联防联控。加大对工业企业、建筑工地、餐饮商铺专项检查力度,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1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2个。开展非道路机械和移动源尾气检测和机动车检测行业专项检查,共检查车辆230辆,查处超标车辆4台,查处检测涉嫌造假案件1起。持续狠抓秸秆禁烧,发放禁烧宣传材料2万余份,禁烧短信9万余条,开展日常巡查120人次,劝导扑灭火点178个。
二是聚力“三个加强”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断面巡查管控。严格落实“一断一策”精准管控制度,开展汛期水污染专项巡查,共开展断面巡查43次,利用电子围栏智慧监管平台24小时监控断面周边人类活动。落实上下游联动机制,与祁门县开展联合巡查,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成县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优化调整,抓好5个乡镇级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完成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应急预案修编,组织开展全县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积极申报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石台县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水污染防治资金支持1560万元。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对全县68个重点入河排污口实行定期监测,对357个非排口进行现场核查、动态核销。开展重点河流污水直排问题排查整治,发现并交办问题11个。
三是聚集“三个着力”打好净土保卫战。着力抓好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完成12处“一住两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均不属于污染地块。着力抓好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完成全县20家危废产生单位规范化评估,对危险废物产生、转移、贮存等实施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发现并整改完成问题3个。常态化开展清废行动,累计清理140余处固废堆放点。着力抓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发现并整改完成问题17个,对全县44个日处理20吨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施监测,出水水质均达标。对全县2035个涉农区域地表水点位进行全覆盖核查,发现问题水体11个,均已完成整改。完成4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和农村环境整治任务。
(二)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隐患。
一是持续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共发现问题631个,已全部整改完成;推进56个市级以上突出生态环境存量问题销号。对2017年以来已经整改完成的71处问题点位开展2轮全覆盖“回头看”,发现衍生问题6个,均已完成整改。
二是全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保障。2024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我县信访件6件,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我县信访件3件,相较于2021年信访件数量大幅下降(2021年分别为13件、10件)。
三是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开展自然保护地“绿盾”专项行动,全年共核查点位61个。完成省级自然保护地遥感发现的29处图斑核查。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完成野外调查和中期评估工作,调查物种更新至1373种,新记录物种91种,其中有8种物种为全省首次发现。
四是管服并举加强执法监管。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推进柔性执法,不断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联合执法,2024年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2起,处罚46.4万元,办理免罚案件2起,免罚金额47万元。坚持普法与执法相结合,全年共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宣传11次,惠及企业23家。
五是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问题。坚持信访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及时回应群众关切,2024年共受理环境信访问题68个,已全部办结、办结率100%。完成市级共下发的219个“三整治一保障”问题整改销号,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的餐饮油烟、噪声和恶臭异味等污染问题。
(三)坚持公众参与,积极营造全民建设生态文明氛围。
一是坚持执法与普法相结合。常态化开展“送法暖企”、“为企解难题”活动,动员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生态价值理念和生态文化传播,主动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二是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以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全国生态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宣传教育活动共计10余次,发放环保宣传册及纪念品2000余份。
三是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成功举办2024年安徽省“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场活动,邀请省、内外20余家媒体参与并报道宣传,有力扩大宣传覆盖面。2024年10月,我县《守绿换金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英文版宣传视频,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的“中国角”展播,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参会人员观看。
三、2025年工作安排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紧盯重点目标,深入推进污染防治长效攻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继续以“五控”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对接沟通,强化内生源管控,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保持固废、危废监管高压态势,促进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二)坚持标本兼治,狠抓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严格按照整改“四项清单”要求,实施整改全过程跟踪调度、警示提醒,坚决落实工作责任,全力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不定期组织开展一次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回头看”,确保所有问题整改到位,不反弹。继续落实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发现机制,立行立改,动态清零。
(三)强化底线思维,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加强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状况监测评估,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建立完善环境应急体制,提高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分析研判,常态化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严防“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四)锚定绿色低碳,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积极沟通对接,加强与省厅、市局沟通对接,多渠道、全方位了解和挖掘项目信息,积极谋划重大项目,强化项目储备,同时加大争取力度,确保石台县饮用水源地保护规范化建设项目尽快落地。二是主动靠前服务,全力做好环境要素保障等工作,切实解决堵点、难题,加快推进项目落地见效。三是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紧抓“双碳”战略机遇,加快推动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着力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围绕优质资源、健康生态、绿色经济,全力做实做优做强“生态文章”,促进全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