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县政府:
2024年,石台县水利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和法治政府建设目标,持续深入推进依法治水管水,为全面提升全县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营造了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聚焦理论武装,强化法治思维引领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我局始终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水利部门普法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通过组织召开局党组会、党组中心组学习会、职工集中学习会等多种方式,引导全局干部职工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以及提出的系列新思想新要求,切实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推动法治水利建设迈向新征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水利系统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坚决守法的示范作用,确保党的领导贯穿于全县水利系统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将法治建设纳入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召开法治建设专题工作会议,制定具体工作举措,明确相关责任和要求,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知法守法懂法干部队伍。三是强化法治观念。坚持每月学法制度,借助法律知识讲座、谈心谈话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学法普法活动,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增强学法用法意识,重点针对本系统干部职工在学法用法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并加以改进,有效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二)聚焦制度建设,夯实依法行政根基
完善行政决策制度机制。深入贯彻《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从源头上防范和应对风险。严格按照《石台县水利局党组议事规则》《石台县水利局“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等规定要求,坚持局党组会集体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将依法决策、依法履职、法治保障有机融入各项决策过程之中。2024年共召开局党组会17次,集体讨论决定重大水利规划、重大建设项目、重大投资安排等重大事项,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和民主性。一是规范合法性审查工作。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合法性审查工作,定期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坚持对重大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实行应审必审,全年完成合法性审查42件。同时,积极聘请法律顾问1名,为县水利局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助力水利工作的依法依规开展。二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所有行政规范性文件均严格遵循规定程序和时限报送备案,报备率、报备及时率、规范率均达到100%。积极开展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按要求顺利完成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任务,确保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三)聚焦执法效能,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1、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积极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类执法技能培训共2批40人次,通过培训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水行政执法队伍。
2、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制度”的落实。组织开展水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实现全覆盖现场督查,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合规。
3、聚焦专项整治,扎实推进河流管护
紧盯重点,持续推进河湖“四乱”问题、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等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建立“日巡查、周统计、月通报”机制,通过人巡、机巡等方式,对河湖“四乱”问题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整改,今年以来,共出动620余人次,交办整治河库“四乱”问题62起,清理各类垃圾30余吨,清理违规种植2200余平方米,立案查处非法水事案件10起,罚没123.61万元。
(四)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1、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积极举办“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宣传活动,累计张贴宣传海报80余份,发放宣传册及宣传物品1400余份。县水利局和1名乡镇河湖长分别荣获全省河湖长制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极大地提升了我县河湖长制工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全社会关爱河湖、爱护河湖的良好风尚。
2、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加强普法培训
借助“12.4宪法宣传日”、“江淮普法行”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扩大普法覆盖面和影响力。
3、落实普法责任制
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注重在日常河道巡查、水政执法等工作过程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将河湖保护知识送到群众身边。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八五”普法规划要求,加强普法工作力度,强化普法责任制,印发《石台县水利局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并按时向县法宣办报备。
(五)聚焦矛盾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畅通信访渠道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改进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巩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全面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扎实开展“四下基层”活动,全年共受理群众举报、调查核实、处理市长热线反映问题55起,均第一时间到现场调查核实,第一时间反馈情况。
2、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做到对矛盾风险点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打早打小,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年无一例上访事件,无一例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为水利事业的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干部职工法治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学法普法活动,但部分干部职工对复杂水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深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2、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不够紧密:在办理一些涉及多部门协作的水事违法案件时,行政执法与司法机关之间的信息共享、协作配合机制还不够顺畅,影响了案件办理的效率和效果。
3、普法宣传的精准度和针对性不足: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时,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和特点进行精准普法的能力还有待提升,部分宣传活动的实际效果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法治教育与培训: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法治教育培训计划,邀请专家进行深入解读和案例分析,提高干部职工对水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特别是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2、完善执法协作机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的工作机制,加强与司法机关的沟通协调,明确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执法等具体流程和责任,形成打击水事违法行为的强大合力。
3、提升普法宣传质量:创新普法宣传方式方法,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普法方案,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提高普法宣传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2025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