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农农函〔2025〕39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围绕再生稻生产,聚焦大面积单产提升,支持粮食规模种植主体创新组织方式、集成高产模式、落实增产措施、强化引领带动,促进粮食单产水平持续提高,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助力“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突出粮油规模种植主体这一关键,支持种植主体优化组织方式、应用先进技术,充分挖掘地种肥药各要素、耕种管收各环节增产潜力,努力提高主要粮油作物关键技术模式到位率和覆盖面,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引领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二、技术路径
主推再生稻高产优质、耐碾压、再生力强的品种,集成推广适期早播、机械育插秧、促芽肥与提苗肥并用、机收减损、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技术。
三、奖补方式
(一)奖补资金及对象。根据我县分配的中央财政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资金总量共21万元,以2025年种植再生稻面积和产量为依据,支持从事粮油规模种植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再生稻种植规模不低于50亩,单产水平不低于100公斤。
(二)奖补方式。采取主体自愿发展再生稻生产,自主申报、择优竞争的方式,抓好具体组织实施。统筹考虑主体单产水平情况、种植规模关键技术到位率等因素。资金奖补采用因素分配法,面积、单产两个因素各占50%(10.5万元),不同梯次补助浮动不低于10%。种植规模设两个梯次,50-300亩为一个梯次、300亩以上为一个梯次;单产水平设两个梯次,100-150公斤为一个梯次、150公斤以上为一个梯次。
四、实施步骤
(一)申报审核。各乡镇政府组织符合条件的再生稻规模种植主体积极参与、自愿申报。申报材料需明确作物品种、种植面积、所在位置、关键技术、目标单产等基本信息。县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审核申报材料,研究确定承担项目的主体,公示无异议后报省农业农村局备案。
(二)过程记录。项目主体应按要求加强田间管理,落实关键技术,并在整地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控及机械收获等关键环节,以照片等形式记录应用的关键技术措施。县农技推广中心要及时了解核实重点技术到位情况,并进行记录,实行一主体一档案(参考格式见附件)。
(三)测产核实。作物收获季节,承担项目主体向县农技推广中心如实上报实际单产,县农技推广中心站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对承担项目主体抽查验收。
(四)结果公示。县农技推广中心及时在网站公示项目拟奖补主体及资金情况,对反映有异议的要组织核实。公示无异议后,按程序及时兑付资金。
附件1:项目主体申报表
附件2:项目过程记录表
附件3:关键技术应用照片证明
附件1:石台县2025年粮食规模种植主体再生稻单产提升项目申报表
申报主体
|
主体名称(盖章)
|
|
负 责 人
|
姓名:
|
手机号码:
|
身份证号码:
|
银行信息
|
户名:
|
开户银行:
|
账号:
|
申报内容
|
作物种类(水稻)
|
再生稻
|
种植面积(亩)
|
|
所在位置(乡镇/村组/小地名)
|
|
关键技术(勾选√)
|
机械插秧
|
|
高产优质抗逆品种
|
|
促芽肥与提苗肥并用
|
|
一喷多防
|
|
适期早播
|
|
机收减损
|
|
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
|
其它技术1(注明)
|
|
其它技术2(注明)
|
|
单产目标(公斤/亩)
|
再生季 ㎏/亩。
|
村级意见
|
负责人(签字): 村民委员会(盖章):
|
乡镇意见
|
负责人(签字): 乡镇人民政府(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