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强化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集成推广科学施肥高效模式,促进施肥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特制定此方案。
一、工作目标
巩固提升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完成肥料效应、化肥利用率等田间试验 5个,农户施肥调查50户,推广应用智能化施肥专家系统,制定发布县域主要农作物肥料配方和推荐施肥方案,引导农企对接,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成果落地。开展科学施肥宣传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保持在 90%以上。
二、重点工作
(一)做好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省级下达我县2025年田间试验5个,我县结合实际情况,选取代表性田块,拟开水稻利用率试验1个,水稻施肥对比试验1个,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2个,侧深施肥缓释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1个。承担试验的各乡镇要加强肥料施用、田间管理、样品采集、测产分析等全环节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保证田间试验质量。严把数据质量关,在逐项审核的基础上,及时报送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数据。
(二)开展农户施肥情况调查。综合考虑我县作物类型、种植制度、施肥主体等因素,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为主,兼顾小农户等种植主体,科学合理安排农户施肥情况调查点位。创新数据采集方式,通过“施肥监测通”小程序(二维码附后),开展农户施肥情况和肥料使用效果调查监测。结合全国肥料节水专业统计,分析我县施肥水平、施肥结构、施肥种类、施肥方式等情况,形成施肥情况调查报告。2025年开展农户调查50户。
(三)科学安排土样采集。合理安排土壤样点进行采样化验,采样点覆盖所有行政村及耕地地力长期监测点,2025年安排样点不少于78个。
(四)强化科学施肥成效评价。充分运用近年来的田间试验、土壤和植株测试、农户调查等数据信息,摸清土壤养分变化和作物养分吸收规律。根据基础数据信息,定期修订完善养分丰缺和推荐施肥指标体系,优化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比例,调整配方肥养分形态配合,强化基肥追肥合理运筹,制定县域肥料配方和施肥方案,引导农民按“方”施肥。强化农企对接,促进配方肥推广应用。
(五)强化示范带动。通过新技术、新模式,积极推广有机肥。鼓励水稻侧深施肥、推广绿肥种植和稻鸭共育,进一步改良土壤,巩固科学施肥成果。计划建水稻侧深施肥示范片1000亩,水稻“紫云英+配方肥”模式2000亩,“稻鸭”共育模式500亩。
(六)推进化肥施用定额制。根据《安徽省化肥施用定
额制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全省主要粮食作物和果菜茶化肥用量参考定额限量指标(修订)的通知》要求,在全县主要选择技术能力强的种植主体,开展示范推广化肥施用定额制,促进扩面扩容,完善主要作物化肥施用定额标准。
(七)做好宣传培训。强化肥料知识与施肥技术宣传、培训、指导,提升科学施肥水平。采取田间讲堂、室内教学等形式,开展科学施肥技术培训。加强施肥指导,开展分片包干技术指导。聚焦关键农时,制定发布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指导科学合理选肥用肥。加强科学施肥宣传,总结化肥减量化典型案例,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报道。
三、资金项目安排
根据上级安排,我县2025年度项目资金15万元,具体分配如下:
(一)土样采集与调查:全县安排78个以上点位采集土样。每个点位采样费用100元,需安排资金0.78万元。
(二)土样、植株样化验:78个以上土样及20个植株样养分测试,通过询价采购服务单位完成。每个样品化验费用225元左右,需资金2.22万元。
(三)试验:共5个,安排资金2.5万元。县农技推广中心制定试验方案,承担主体严格按照试验要求实施,承担试验所有费用及产量损失。补贴资金用于购买试验所需材料,小区划分、单独管理和单独收获用工,产量损失补贴等。
1、水稻利用率试验一个,试验共设5个处理,小区面积2亩,安排资金0.6万元;
2、水稻有机肥替代试验1个:设共5个处理,安排资金各0.5万元;
3、水稻配方施肥、常规施肥与不施肥对比试验1个,试验田面积2亩,共5个处理,安排资金0.5万元;
4、水稻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安排资金0.6万元;
5、高山辣椒肥料对比试验1个,安排资金0.3万元。
(四)示范。安排资金9.5万元左右。补贴稻鸭(虾)供养模式示范和紫云英种植,其他示范由农业农村局另行安排。
1、稻鸭共养模式示范。规模100亩左右,每亩放鸭13只(约半斤重),放鸭期间安排人工赶鸭。每亩补贴标准90元,安排补贴资金0.9万元,补贴鸭棚修缮、鸭苗购买。
2、紫云英种植补贴。其中800亩左右,由该项目资金支出。按照每亩100元标准,安排资金8万元,补贴购种,播种用工、田间管理费用。
(五)培训、宣传。安排资金0.6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加强统筹协调,细化工作措施及机制、集成技术模式,落实技术要点,确保任务落实。
(二)压实工作责任。落实“主管部门统筹、技术部门指导、乡(镇)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将科学施肥增效的主要任务细化到重点区域和主要作物,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强化项目管理。试验类项目按照具备承担条件、愿意承担风险、态度认真负责等要求,由县农技推广中心与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共同选定承担主体。示范类项目由各主体向当地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自愿申报,乡镇进行初审,农技推广中心组织专家选定。土壤及植株样品测试,由技术服务单位承担,采取采购方式,选定服务单位。项目建设完成后,由乡镇组织初验,农技推广中心核查,验收通过后兑现补贴资金,补贴资金实行打卡发放。年度项目完成后及时进行资金审计和绩效评价,并将资料整理归档。
(四)规范资金使用。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加强绩效考核, 保障资金用途规范,采用适当方式公示有关补贴发放情况。加快资金使用进度,及时在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中填报进展情况。
(五)加强督促检查。实行项目月调度、季通报工作制度,风险防控机制,及时掌握任务落实、资金使用、工作进度等情况。适时开展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限期整改,严把各个环节质量关,确保化肥减量化工作取得实效。
项目资金安排表
工作内容
|
规模
|
资金
(元)
|
项目安排资金(元)
|
土样采集与调查
|
78个
|
7800
|
7800
|
土样、植株样化验
|
98个
|
22200
|
22200
|
试验
|
5个
|
25000
|
25000
|
稻鸭模式示范
|
100亩
|
9000
|
9000
|
紫云英种植
|
800亩
|
80000
|
80000
|
培训、宣传
|
|
6000
|
6000
|
合计
|
|
150000
|
150000
|
附件 1
石台县推进科学施肥增效工作领导小组及
专家成员组名单
为扎实推进我县科学施肥增效工作,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成员名单如下:
一、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汪 烽
副组长:李东红
成 员:涂徐孙、彭东东、何胜海、赵鄞瑞、陈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该项目管理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农技推广中心,李东红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专家组组成:
组 长:李东红
成 员:涂徐孙、彭东东、赵鄞瑞、陈健
附件2
石台县2025年科学施肥增效计划实施表
乡镇
|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亩次)
|
农户调查(户)
|
田间试验(个)
|
示范推广
|
绿肥种植
(亩)(含高标田项目)
|
土样采集(个)
|
七都
|
21850
|
3
|
2
|
侧深施肥、紫云英
|
|
13
|
横渡
|
8020
|
8
|
0
|
紫云英
|
|
8
|
仁里
|
8010
|
5
|
0
|
紫云英
|
|
9
|
丁香
|
10400
|
8
|
1
|
紫云英
|
|
9
|
小河
|
25000
|
12
|
1
|
紫云英
|
|
14
|
仙寓
|
15960
|
9
|
1
|
稻鸭共育示范
|
|
11
|
大演
|
7350
|
2
|
0
|
紫云英
|
|
8
|
矶滩
|
4750
|
5
|
0
|
紫云英
|
|
8
|
合计
|
101340
|
52
|
5
|
|
2500
|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