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智能问答
网站无障碍
长辈版
繁体版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
网站
首页
首页
最美
石台
资讯
中心
政府
信息公开
政务
服务
互动
交流
政府
数据
投资
石台
数据开放
数据发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石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污染防治(生态环境)
>
生态建设
索引号:
11341822003289065E/202508-00005
组配分类:
生态建设
发布机构:
石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名称:
石台再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8-06
发布日期:
2025-08-06
废止日期:
石台再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
发布时间:2025-08-06 17:16
来源:池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文本下载
本报讯(记者潘欢欢)近日,记者从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牯牛降保护区”)石台管理站获悉,由该站联合安徽师范大学组成的珍稀濒危物种调查监测团队,对布置在石台县境内的64台红外相机数据进行读取时,惊喜地发现其中有38台相机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野外活动影像。这是时隔2年再次在牯牛降保护区记录到这一珍稀物种。
据了解,中华穿山甲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属于鳞甲目鲮鲤科穿山甲属,为现存唯一长鳞片、没牙齿的哺乳动物。记者从其中一台相机的影像中看到,一只中华穿山甲一摇一摆地在丛林中“闲逛”,然后慢慢消失在洞穴中。据牯牛降保护区石台管理站副站长方宏明介绍,“目前布置的红外相机拍到的信息,说明牯牛降保护区有一个非常好、可持续的稳定的穿山甲种群。”
近年来,牯牛降保护区联合高校院所多次开展本底资源调查。“像黑麂、白颈长尾雉、白鹇、猕猴、勺鸡等已成为牯牛降保护区的‘常住居民’,常在红外相机前‘露脸’。此外,还陆续发现了野生银杏、南方红豆杉、独花兰、独蒜兰、小沼兰等珍稀植物小块或零星分布。”方宏明说。除了本底资源调查,牯牛降保护区还开展了“黑麂、黄山短尾猴、猕猴、中华鬣羚等主要珍稀兽类资源连续3年动态监测”项目、“中华穿山甲及云豹等猫科动物专项调查”项目、“药用植物资源调查”项目等专项科考,掌握重点保护物种资源的生长、分布状况和活动节律,并进行定量分析,为更好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提供参考。
我要纠错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