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石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双招双引” > 走进石台
索引号: 11341822003289065E/202508-00026 组配分类: 走进石台
发布机构: 石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名称: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 石台:硒泉涌活生态经济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8-21 发布日期: 2025-08-21
废止日期: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 石台:硒泉涌活生态经济
发布时间:2025-08-21 10:43 来源:安徽经济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在皖南山地的褶皱深处,石台县如一颗被绿意包裹的明珠静静安放。这里85%的森林覆盖率构筑起天然生态屏障,牯牛降的苍松翠柏间云雾缭绕,秋浦河的碧波清流穿境而过,亿万年地质运动孕育的富硒岩层,让每一缕山泉水都浸润了自然的馈赠。这片被誉为“中国三大富硒地”之一的土地,曾因群山阻隔藏起了生态瑰宝,如今却以汩汩硒泉为笔,在长三角生态经济圈的版图上写下了动人的发展篇章。

夏日的牯牛降腹地,繄硒山泉生产车间内凉意习习,全自动生产线正以每小时万瓶的速度运转。晶莹的泉水带着山涧的清冽,经贴标、装箱、码垛后,即将踏上奔赴长三角各地的旅程。这繁忙景象的背后,是石台县用3年时间书写的“一瓶水的产业传奇”——2024年全县硒泉企业综合产值达1.48亿元,同比增长20.3%,税收增幅更是高达65.6%。在“十四五”收官之年,这座被青山环抱的小城正以“规上企业超4家、产值破3亿元”的“军令状”,诠释着生态资源向发展优势的蝶变密码。

政策破局:唤醒沉睡资源,催生品牌崛起

“守着富硒泉却端着穷饭碗”,曾是石台硒资源开发的真实写照。连绵的青山曾是交通的阻碍,优质的水源一度只是村民日常饮用的“普通泉水”。转折的关键,始于2022年《硒泉产业“腾笼换鸟”实施方案》的出台。这笔最高300万元的技改、入规、品牌奖励专项资金,如穿透山谷的阳光,激活了沉睡的产业活力。同步成立的石台硒泉协会,以“统一公用品牌、统一最低限价、统一市场推广”的“三统一”策略,让散落山间的水企告别“内卷”,走向“抱团”发展。 政策红利下,安徽硒泰食品有限公司成为首个“吃螃蟹者”。900万元智能化技改投入,让小瓶水产能从每小时8000瓶跃升至18000瓶,一举成为全县首家规上水企。2024年,该企业产值突破2000万元,带动仙寓镇等周边120余名村民就业。“每月5000多元工资,还能照顾家人”,在车间包装线上忙碌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这笑容正是政策赋能民生的生动注脚,也让流淌千年的山泉水第一次真正成为“富民水”。


链条升级:告别单兵作战,迈向集群共进

在石台经济开发区的山谷平地上,安徽天下四方塑业的车间里机器轰鸣,年产5亿只的瓶盖正源源不断供给周边硒泉企业;横渡镇的星瀚云仓内,物流车辆整装待发,通过全国云配业务已外运硒泉产品500余吨,直接降低物流成本10%。“过去瓶盖都要跨省采购,现在园区内就能配齐产业链”,安徽硒泰总经理陈庆德算了笔明白账:仅物流和包装两项,企业年省成本近百万元。 从牯牛降、仙寓山等水源地的生态保护,到标准化生产加工车间的规范运营,从四达包装、世伟包装等配套企业的集聚落地,到星瀚云仓的智能仓储物流体系,20余家上下游企业如同山间的溪流汇入江河,在石台构建起闭环式全产业链。这条“泉水经济链”沿着山间公路和高速公路延伸,不仅降低了企业综合成本,更让产业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为产值持续增长筑牢根基。

市场突围:走出深闺无人识,飘香长三角大地 

“硒品出山,引客来石!”今年春天,承载着石台山水灵气的硒泉水,随推介团走出大山,奔赴南京、合肥、上海开展推介会,现场签约超2000万元;如今,合肥、南京、上海的“石台硒品馆”相继开业,杭州馆也在装修筹备中。在长三角多个高铁站的大屏上,“石台硒泉 贵在天然”的广告语与黄山奇松、九华云海一同成为安徽生态名片,区域公用品牌标识成为市场通行证。 品牌声量带来的是实打实的市场增量。2024年,石台硒泉80%产品覆盖江浙沪皖市场,部分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从过去的追订单到如今的精挑细选,大演康泉董事长赵立新感慨万千。道出了市场地位的逆转。数据显示,仅长三角市场的年销售额就占企业总营收的七成以上,山泉水真正“流”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民生增效:生态好水变富矿,幸福源泉润民心 

硒泉产业的蓬勃,最终如春雨般滋润着寻常百姓的生活。全县800余名村民在硒泉企业实现家门口就业,包装、物流、文旅等关联产业更带动3000余人增收。在矶滩乡大龙湾,依托秋浦河与硒泉资源打造的亲水民宿集群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牯牛降景区开发的64种涉水文旅商品,年创收超5000万元。大演康泉旗下的氢硒康源度假酒店在横渡镇依山而建,利用青山绿水打造了一个康养胜地。游客们在这里不仅能饮用天然富硒水,还能体验硒泉疗养、森林步道等特色项目,让石台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康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85%的森林覆盖率是生态底色,把富硒资源变富民资本是奋进方向。”石台县正通过“硒泉+文旅”“硒泉+康养”的跨界融合,持续放大“中国三大富硒地”品牌效应。 从深山泉眼到完整产业链条,从生态保护到民生改善,石台硒泉产业的每一步跨越,都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这片被群山守护的土地,正以流淌不息的硒泉为纽带,连接起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之道,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态动能”。(安徽经济报融媒体记者 程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