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县经信委对生态工业发展调研
发布时间:2018-10-30 00:00
来源:县经信委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加快生态工业发展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石台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年9月)
一、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现状
目前,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分乡镇来看,其中仁里镇6家(鸿凌集团、天方集团、东生鞋业、中奥制衣、成龙木业、天方股份),小河镇5家(牯牛水泥、金林木业、牛霖服饰、金兴钙业、创亿矿业),丁香镇2家(日新茶叶、牯牛降竹炭),仙寓镇2家(仙寓板材、世界村饮品),大演乡1家(牯牛降服饰),七都镇、横渡镇、矶滩乡无规上工业;分行业来看,其中木材加工和木竹制品业4家,纺织服装及制鞋业4家,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4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家,仪器仪表制造业1家。
今年1-8月份,我县16户规模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0.45亿元,同比增长0.3%,低于全市7.6个百分点。
二、全县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上企业量少质低。一是近3年规上企业数量在逐年减少。2016年19家,2017年18家,2018年16家,其中,按照新的统计要求,从前8个月生产销售情况来看,预计今年实际达到规上企业(工业年销售收入2000万标准)要求的仅有鸿凌集团、天方股份、日新茶叶、金兴钙业、创亿矿业、牯牛水泥、牯牛降服饰7家企业,剩下9户企业均难达到规上要求可能面临退规。二是与周县区相比,规上企业差距在加大。2018年贵池区161家、东至县161家、青阳县146家、邻近黄山市黟县20家,我县16家仅占全市2.76%。三是今年规上工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没有1家,。
(二)工业招商成效不大。县内由于受多方因素制约,近几年来工业项目招商少至又少,几乎没有新建、续建工业,缺乏增长动力,导致着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据统计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全县出让工业用地5宗,仅有46.023亩。
(三)产业结构不优。一是目前我县工业企业80%以上为农副产品、木竹加工、服装加工类企业为主,产品普遍存在附加值不高、技术密集程低、市场定位低端等弱点,一旦遭受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价格攀升、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时,就会陷入生产和效益双降、停产面扩大的困境。二是规上企业龙头带动作用不强,现有规上企业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弱,不能起到对全县工业经济引领支撑作用。三是工业占全县财政收入比重低。据统计2016年全县工业税收941万元,2017年1062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5%不到,近十年全县纳税企业第一名均是金融服务业。
(四)政策平台受制约。一是由于受历史原因影响,我县工业基础薄弱,总量小,导致现发展工业受环评、能评指标因素制约大。如小河镇江华钙业工业厂房基本建设完,现在受能评指标约束至今未实现点火生产,不能发挥为创亿矿业配套产业精深加工作用。二是工业发展平台没有。虽然2008年我县就启动了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也重点规划编制建设杨潭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面积1.1公里,但实际建设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基础设施不完善,入驻企业质量不高。2008年、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关心下,石台县与东至县共建池州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石台工业园区)、在市经济开发区建立池州经济开发区石台工业园区,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园区建设有名无实,至今无项目落户。
三、 发展生态工业建议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健康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工业化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提高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前提。人们常说“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县域财政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工业发展的好坏。2018年7月,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正式颁布,石台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重61.9%,名列全省第一。面对生态“红线”特殊要求,石台如何发展生态工业,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在思想解放上求突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石台县要不要发展工业,如何发展工业,必须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解放思想,形成共识是石台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前提。一是要树立危机意识。2019年我县将脱贫摘帽,假如届时石台发展没有如今系列政策保障,石台县城经济要想突破,财政保障能力想再提升,关键还得靠工业经济赶超,工业是石台经济的短板,淡化工业发展,只会让石台经济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发展工业责任意识、紧迫意识,以一种时不我待的危机意识,举全县之力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二是要解决发展工业信心不足问题。当前有种倾向,谈到石台工业发展热情不高、干劲不足,悲观失望。石台工业现状差距,换个角度就是潜力,过去石台工业落后说明增长空间大,说明我们生态保护好,我们要主动顺应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红线要求,咬定县内发展工业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围绕全县的富硒农产品、水能、非金属矿等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工业,借助发展生态工业力争取实现湾道超车。
(二)要在平台建设上求突破。平台是工业发展的载体,加快园区建设是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平台。一是全力共建好安徽池州大渡口经济开发区(安徽石台经济开发区)。由于特殊的县情,决定在共建安徽池州大渡口经济开发区(安徽石台经济开发区)上必须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全县上下一盘棋,以更加开放的意识、更加开放的胸襟,按照双方2018年6月签订共建协议合力推进理顺园区内体制机制问题,融入园区招商发展中去。要抢抓中建材集团帮扶石台县机遇,争取在脱贫摘帽前引进大项目落户园区,实现招商项目零的突破,夯实双方共建基础。要安排专门班子和干部到园区任职,与县内工作脱钩,专抓园区招商和项目服务。二是抓好县杨潭产业集中区建设。对原来杨潭产业集中区规划进行重新修编,对现有规划剩余工业用地全部进行收储,完善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城区现有企业按照全县工业企业退城入园的实施方案退城入园。
(三)要在特色主导产业上求突破。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我们要在帮扶特色主导产业上求突破,实行抓大扶强,抓龙头带动,要成立专班,建立帮扶考核激励机制,全力帮助突破,不突破不收兵。一是要在非金属矿精深加工产业求突破。2018年1-8月小河镇创亿矿业交纳税收近900万元,预计今年可突破千万元,成为10年后工业企业重回全县纳税第一名序列,突显出非金属矿产业对财政税收贡献。县“十三五”规划和县五大发展行动推进计划都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以碳酸钙为主要原料的小河镇非金属矿产业精深加工产业园区,所以,我们要加大对非金属矿产业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项目、融资、用工、人才、管理、优化环境等方面支持,对企业困难和问题逐一进行解决,要全力帮助小河镇江华钙业协调争取能评指标问题,争取早日点火投产达效。二是要在生态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求突破。根据近期国家能源局批准我省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调整报告,要立即行动起来,争分夺秒,围绕2025水平年目标,倒排工期,尽快启动县抽水蓄能电站预可研、可研及勘测、环保、土地、水保等各专项研究工作,争取2020年前完成核准并开工建设,2025年建成并网发电。要按照招商协议推进世界村功能饮品有限公司加快二期工程建设,加大富硒水饮品生产销售力度,尽快实现做大做强。三是要在生态农产品开发上求突破。要指导帮助天方股份加快发展,发挥好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带动作用,争取早日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实现全县企业上市零的突破。要加快富硒农产品开发,重点发展生态绿色有机食品精深加工,培育生态食品加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四是要在仪表机械制造上求突破。要帮助鸿凌集团在股改、混改上求突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鸿凌仪表产业园重新规划,加强对鸿凌产业园内小微企业的服务和管理。
(四)要在发展工业政策机制上求突破。加快生态工业发展必须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扶持政策和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制定全县扶持生态工业发展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强度、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二是设立全县工业发展专项资金。资金主要用于对企业奖励、管理人才培训、把脉问诊和规划发展等。要对2013年县里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进行调整完善,鼓励、引导、支持全民创业,使全县生态工业总量扩大,质量提升。三是突出工业招商主导地位。要把工业招商作为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围绕县内四个特色主导产业和安徽池州大渡口经济开发区(安徽石台经济开发区)农副产品与绿色食品深加工业、智能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加大工业招商力度。要突现工业招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快干慢一个样”的局面,从经济利益和干部使用上形成鲜明导向,对工业招商作出重大贡献的干部要重奖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