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欢迎大家进入今天的民政之音,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将更好地让大家了解民政政策,了解民政工作,今天和大家一起关注的是全省冬春救助工作开展情况,如果您不了解这方面的工作和内容,您也可以通过热线和短信的方式参与到我们节目中提出你想问的问题,055163458008短信PF+内容发送至10621616。今天节目中的嘉宾是省民政厅救灾救济处调研员李大春。李处长您好!
李大春:主持人好,大家好。很高兴参加“阳光热线”活动。首先,感谢各位听众朋友对我省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非常乐意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李处长,今天节目的主题是冬春救助工作,先请您给听众朋友们介绍一下,什么是冬春救助?
李大春:好的。所谓冬春救助,是指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为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的生活救助。其重点是解决因灾造成群众的衣、食、住、医等方面的基本生活困难。冬春生活救助时段为当年的12月至次年的5月,历时6个月(通常我们讲:冬令救助时段为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春荒救助时段为每年的3月-5月),大灾之年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救助时段。应该说,冬春救助工作是灾害应急救助工作的后续和延伸,与当年受灾情况息息相关,是救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持人:好的,听了您的介绍,我们对冬春救助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也知道冬春救助工作与灾情是联系的。那么,2017年全省受灾总体情况如何?
李大春:2017年全省共发生洪涝、干旱、风雹、雪灾等多种自然灾害共22起,有14个市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累计受灾人口345.8万人次,因灾死亡7人,紧急转移安置2万人次。
总体来看,2017年我省虽然未发生流域性自然灾害,没有启动省Ⅲ级救灾以上应急响应,台风影响不大,但由于持续发生洪涝、长时间干旱和连阴雨天气,特别是农业灾害损失尤为严重。主要特点有五个方面:一是受灾范围广、发生频率高。全省16个市有14个市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每月平均发生2.4起自然灾害。二是“南涝北旱”的趋势发生变化。今年我省南北地区均发生干旱和洪涝灾害,多地发生涝-旱-涝急转,灾害形势有“南涝北旱”向“旱涝并发”和“连阴雨”转变的趋势。三是主汛期发生多轮强降雨,区域叠加。第三季度全省平均降水量565毫米,较常年同期略偏多3成,为近7年来最多。从空间分布来看,淮河以北中西部、沿淮、大别山区及沿江江南西部600~856毫米,其他地区279~60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四是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7月12日我省出出梅后至7月底全省出现持续高温天气。7月11-31日,全省平均气温异常偏高2.7℃,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受梅雨偏弱、极端高温叠加影响,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江淮之间出现大范围旱情。五是9、10月份出现1961年以来同期最强区域性连阴雨。主要集中在江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多、日照时数为1961年以来同期偏少、区域性连阴雨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强。淮河流域发生罕见的秋汛。
针对灾情,省减灾救灾委、省民政厅紧急调拨各类救灾物资1万余件,各地安排应急救灾资金158.4万元,发放各类物资2万余件,妥善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2017年全省倒房重建任务为84户170间,维修加固1951户3653间,已于当年11月28日提前完成任务,受灾群众全部搬入新居。但也应该看到,受灾群众生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冬春期间的基本生活面临一定困难。
主持人:看来2017年的灾情对冬春期间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那么,民政部门在这方面重点做了那些工作?
李大春:全省各级民政系统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把做好受灾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工作作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行动,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保障民生底线的内在要求,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方式,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节。主要采取三项措施:
一是迅速行动、深入排查。9-10月份,指导各地及时组织力量逐乡(镇)逐村(社区)逐组入户排查登记,详细了解受灾困难群众家庭情况、自救能力及口粮、衣被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摸清受灾群众困难类型、救助需求种类和数量、需救助时段,掌握需救助第一手资料,并建立台账和清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据各级民政部门调查统计和评估分析,全省因灾生活困难需救助人口347.6万人,其中需口粮救助人口307.6万人,需衣被救助人口44.5万人,需取暖救助人口7万人,需其他生活救助人口15.3万人。
二是制定方案、落实资金。根据各地摸排、核实的情况,全面评估冬春需救助情况,科学制定2017-2018年冬春生活救助工作方案,合理安排工作进度,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冬春救助工作规范、有序、有效开展。2017年12月25日下拨全省冬春救灾资金2.866亿元,主要用于困难群众冬春生活救助。
三是精准救助、强化监督。按照“分类救助、重点救助”原则,将需救助人员按因灾造成住房倒损、农作物减产绝收、致伤、致残等情况实行分类排队,优先考虑倒房重建户和受灾的低保户、散居的五保户、重度残疾人家庭等特殊困难人员的救助。及时发放冬春救济款,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同时督促各地加强冬春救助资金监管。资金发放始终坚持公开透明、手续完备、公开公示原则,做到专账管理、账款相符,不得优亲厚友,不得平均分配,严禁以慰问金形式发放,杜绝资金截留、发放迟缓或沉淀不用等现象,切实管好用好冬春救助资金,让受灾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主持人:好的,通过您的介绍,我们知道民政部门在做好冬春救助工作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也使我们对冬春救助工作有了全面的认识。李处长,我们知道,本月3-4日我省江北普降暴雪,部分地区大暴雪,局部特大暴雪,造成严重灾情。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次雪灾抗灾救灾的一些情况啊?
李大春:是的,2018年年初的降雪是我省2008年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积雪最深的降雪过程。省减灾救灾委、省民政厅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协商,强化分析研判,提前部署防范应对,先后三次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低温雨雪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确保各项救灾工作落到实处。同时针对合肥等10市启动了省级Ⅳ级救灾应急响应,加强协调指导,规范开展各项救灾工作。紧急向受灾地区下拨棉被2.87万床、棉衣裤4195套、棉大衣1.91万件,支援当地救灾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结合我厅安排部署的“大走访、大调研、大落实”活动,由厅领导带队组成七个工作组,赴全省各地重点指导检查指导抗雪救灾工作,对受灾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进行走访慰问。各受灾市、县也投入救灾资金676.9万元,发放米面14万斤、方便食品2670箱、饮用水1156箱、棉衣被6.4万件(床)等,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已得到妥善安排。
主持人:当前我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雨雪冰冻天气,江淮之间南部到江南中部部分地区暴雪,局部大暴雪,大别山区南部和皖南山区有冻雨。那么,民政系统防范应对新一轮大范围持续雨雪冰冻天气做了哪些工作呢?
李大春:是的,此次降雪过程持续时间长、降雪强度大、影响范围广,且气温持续偏低,不利于积雪积冰融化。针对本轮雨雪冰冻天气,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副省长李建中都迅速作出重要批示。1月23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当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省政府应急办专门召开视频会议,对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工作进行调度。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重要批示、国家减灾委办公室通知和省政府应急办召开的视频会议精神,省民政厅厅长于勇迅速作出批示,提出要求,明确具体工作措施。省民政厅、省减灾救灾委办公室两次下发紧急通知,对贯彻落实上级批示、文件、会议精神作出部署。
一是要求各地密切雪情会商,强化监测预警,多渠道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教育和引导群众科学安排生产生活,主动防灾避险,扎实做好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会同有关部门对危旧房屋及附属设施、仓储设施、物流配送中心、临时构筑物、种植大棚、养殖大棚、城市基础公共设施、大跨度厂房、工地等易引发次生灾害的场所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尤其要加大对社会福利、福利彩票投注站点等民政系统公共服务设施隐患排查,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万无一失,对暂时无法消除安全隐患的要及时转移人员并妥善安置。
二是要求省救灾减灾中心和各省级救灾物资代储库要做好物资调运准备,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将救灾物资紧急调拨至受灾地区,尽快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各地要把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需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道路滞留旅客、其他因灾造成生活困难需紧急救助人员作为当前救灾工作的重点对象,多方筹措救灾资金和物资予以保障。要及时组织全面排查工作,摸清雨雪冰冻灾害给灾区群众造成的生活困难底数,认真做好倒房、危房群众的转移安置和被困群众的紧急救助工作,兜底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三是春节临近,要求各地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要及时足额将中央和地方各级安排的冬春救灾资金落实到户、发放到人,将低温雨雪冰冻受灾群众纳入冬春生活救助范围,及时发放棉衣、棉被等物资。同时,注意整合救急难、主动发现和临时救助等救助政策,综合施策,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节。
当前,我省天气形势复杂多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将认真履职尽责,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坚决打赢本轮防范应对雨雪冰冻天气硬仗。
主持人:好了今天节目到这里结束了,感谢李处长。
李大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