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小河镇人民政府 > 安全生产 > 行政管理 > 预案管理
索引号: 113418220032890221/202008-00039 组配分类: 预案管理
发布机构: 小河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石台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 工作规程(试行)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0-08-28
废止日期:
石台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

工作规程(试行)
发布时间:2020-08-28 19:48 来源:小河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石台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

工作规程(试行)

一、总则

为规范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程序和应急响应行动,提高应急处置工作效率和水平,保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特制定本规程。

当发生或预计发生水旱灾害事件时,县水利局根据本规程规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乡镇水利站开展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及抢险技术支撑等水旱灾害防御相关工作。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安徽省抗旱条例》《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安徽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试行)》《池州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石台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程。

三、应急响应

根据水旱灾害发生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石台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从低到高分为四级:级、级、级和级。

3.1 Ⅳ级响应

3.1.1 启动条件  

当发生或预计发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事件时,石台县水利局启动级应急响应。

1)一条主要支流全线发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 

2)山区前期土壤饱和,预报未来24小时发生暴雨; 

3)主要支流堤防发生重大险情; 

4)重点小(二)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

5)发生面积大于2万亩的洪涝灾; 

6)台风可能或已经对我县产生影响; 

7)全县大部分地区发生轻度干旱,或1~2个乡镇范围内发生中度干旱,或4个以上乡镇发生轻度干旱且预报未来一周无有效降雨;

8)其他需要启动级响应的情况。 

3.1.2 响应行动

1县水利局分管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同志或委托县水旱灾害防御中心负责同志主持会商会,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行安排,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参加会商。

2)县水利局及时发出通知,要求做好相应的汛情旱情预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山洪灾害防御、水库及堤防巡查和抢险技术支撑等工作。

3)县水利局将启动应急响应和开展水旱灾害防御情况,及时上报县防指和县政府。

4)县水利局适时派出工作组或专家组赴一线协助指导乡镇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5)县水利局统一审核和发布水情、汛情、旱情以及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动态,必要时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洪水预警信息。

6)根据汛情、险情严重程度等,提请县应急管理局做好抗洪抢险及险情处置等工作。

7)根据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需要和乡镇需求,商请县财政局紧急下拨救灾资金。

8)局属各单位和机关各股室各负其责开展应对工作。

县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会同相关乡镇按照调度权限做好水工程调度;及时了解掌握每日汛情、旱情和工情,指导各乡镇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将有关情况及时汇总报告县水利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加强与县气象部门沟通协调,做好雨情滚动预报,强化水情预报预警,根据气象预报分析,结合雨水情趋势,每日至少提供1次重要河段水情预报和报送1次雨水情信息,并视情加密报送。及时发布墒情和旱情分析评价。

局办公室协助县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宣传工作,适时引导各类媒体报道汛情、旱情和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部署及成效,正面回应社会关切;负责水旱灾害防御车辆安排等后勤保障工作。

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做好抢险技术支撑准备。

县水利局机关其他各股室、局属各单位各负其责做好水利工程运行、调度、监管及相关应急处置等工作。

9)各乡镇水利站根据相关规定,做好应急响应有关工作。

加强预测预报、应急值守和会商;做好水利工程调度、应急抢险支撑、检查督导等工作;加强工程巡查,做好险情处置技术支撑,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重大突发性汛情、险情、旱情和重大工作部署等须在第一时间向县水利局报告,同时提请同级应急部门做好抗洪抢险、险情处置,并每天向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部门报送值班信息和工作开展情况。 

3.2  Ⅲ级响应

3.2.1 启动条件    

当发生或预计发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事件时,县水利局启动级应急响应。

1)主要控制站超过警戒水位的洪水; 

2)山区前期土壤饱和,预报未来24小时发生大暴雨; 

3)小(一)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 

4)发生面积大于5万亩的洪涝灾害; 

5)台风可能或已经对全县产生较重影响; 

6)全县大部分地区发生中度干旱,或1~2个乡镇发生严重干旱,或4个以上乡镇发生中度干旱且预报未来一周无有效降雨;

8)其他需要启动级响应的情况。 

3.2.2 响应行动

1)县水利局分管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同志主持会商会,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作出部署,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派人参加会商。各乡镇负责同志根据需要可以视频方式参加会商。

2)县水利局及时向各乡镇水利站、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发出通知,要求做好相应的汛情旱情预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山洪灾害防御、水库及堤防巡查和抢险技术支撑等工作。

3)县水利局将启动应急响应及水旱灾害防御情况及时报县防指和县政府。

4)启动级响应8小时内,县水利局根据需要派出由局领导带队的工作组或专家组赴一线,协助指导乡镇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5)县水利局统一审核和发布水情、汛情、旱情以及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动态,必要时向社会发布洪水、旱情预警信息。

6)根据汛情、险情、旱情,及乡镇需求等,提请县应急管理局做好抗洪抢险及险情处置等工作。

7)根据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需要和各乡镇请求,商县财政局紧急下拨救灾资金。

8)县水利局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进入应急值守状态,各负其责做好应对工作。

县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会同相关乡镇按照调度权限做好水工程调度,每日将相关汛情旱情及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等情况及时汇总报告县水利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加强与县气象部门沟通协调,做好气象雨情滚动预报,强化水情监视预报预警;根据天气预报分析,结合雨水情发展情势,每日至少提供2次重要河段水情预报,每日至少报送2次雨水情信息,情况紧急时需加密报送。及时发布墒情和旱情分析评价。

县水利局办公室负责做好水旱灾害宣传组织协调工作,适时引导各类媒体报道汛情旱情和工作部署及成效,回应社会关切,并做好水旱灾害防御车辆安排等后勤保障工作。

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做好抢险技术支撑准备,提供技术支撑。

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进入应急值守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各负其责做好水利工程运行、调度、监管及相关应急处置等工作。

9)各乡镇水利站、局属有关单位根据级应急响应相关规定,做好有关工作。加强预测预报、应急值守和会商,落实各自责任,做好水利工程调度、应急抢险支撑、检查督导等工作。重大突发性汛情、险情、旱情和重大工作部署等须在第一时间向县水利局报告,同时提请同级应急部门做好抗洪抢险及险情处置。各乡镇、局属有关单位每天向县水利局报送值班信息和工作开展情况。 

3.3 Ⅱ级响应

3.3.1 启动条件  

当发生或预计发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事件时,县水利局启动级应急响应。

1)大部分河段发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 

2)小(二)型水库发生垮坝; 

3)发生面积大于6万亩的洪涝灾害; 

4)台风可能或已经对全县产生严重影响; 

5)全县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或1~2个乡镇发生特大干旱,或4个以上乡镇发生严重干旱且预报未来一周无透墒雨; 

6)其他需要启动级响应的情况。 

3.3.2 响应行动

1)县水利局分管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同志主持会商会,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作出部署,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派人参加会商。各乡镇负责同志根据需要可以视频方式参加会商。

2)县水利局及时向各乡镇、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发出通知,要求做好相应的汛情旱情预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山洪灾害防御、水库及堤防巡查和抢险技术支撑等工作。

3)县水利局将启动应急响应及水旱灾害防御情况及时报县防指和县政府。

4)启动级响应6小时内,县水利局根据需要派出由局领导带队的工作组或专家组赴一线,指导各乡镇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5)县水利局统一审核和发布水情、汛情、旱情以及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动态,必要时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洪水预警信息。

6)根据汛情、险情及地方需求等,提请县应急管理局做好抗洪抢险及险情处置等工作。

7)根据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需要和地方请求,商县财政局紧急下拨救灾资金。

8)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进入应急值守状态,各负其责做好应对工作。

县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会同各乡镇水利站、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按照调度权限做好水工程调度,每日将相关汛情旱情及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等情况及时汇总报告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加强与县气象部门联合会商和滚动预报,强化水情监视预报预警,根据天气预报分析,结合雨水情发展情势,每日至少提供2次重要河段水情预报,每日至少报送3次雨水情信息,情况紧急时加密报送。及时发布墒情和旱情分析评价。

县水利局办公室负责做好水旱灾害宣传组织协调工作,适时引导各类媒体报道汛情旱情和工作部署及成效,回应社会关切,做好水旱灾害防御车辆安排等后勤保障工作。

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做好抢险技术支撑准备,如有需要,报请市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参与抢险抗灾,提供技术支撑。

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进入应急值守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各负其责做好水利工程运行、调度、监管及相关应急处置等工作。

9)各乡镇水利站、局属有关单位根据应急响应相关规定,做好有关工作。加强预测预报、应急值守和会商,落实各自责任,做好水利工程调度、应急抢险支撑、检查督导等工作。重大突发性汛情、旱情、险情和重大工作部署等须在第一时间向县水利局报告,同时提请同级应急部门做好抗洪抢险及险情处置。各乡镇水利站、局属有关单位每天向县水利局报送值班信息和工作开展情况。 

3.4 Ⅰ级响应

3.4.1 启动条件    

当发生或预计发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事件时,县水利局启动I级应急响应。

1)部分河流控制站超过保证水位的洪水; 

2)小(一)型水库发生垮坝; 

3)发生面积大于8万亩的洪涝灾害; 

4)全县大部分地区发生特大干旱,且预报未来一周无透墒雨; 

5)其他需要启动级响应的情况。  

3.4.2 响应行动

1)县水利局分管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同志主持会商会,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作出部署,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派人参加会商。各乡镇负责同志根据需要可以视频方式参加会商。

2)县水利局及时向各乡镇水利站、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发出通知,要求做好相应的汛情旱情预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山洪灾害防御、水库及堤防巡查和抢险技术支撑等工作。

3)县水利局将启动应急响应及水旱灾害防御情况及时报县防指和县政府。

4)启动级响应4小时内,县水利局根据需要派出由局领导带队的工作组或专家组赴一线,指导各乡镇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5)县水利局统一审核和发布水情、汛情、旱情以及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动态,必要时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洪水预警信息。

6)根据汛情、险情及地方需求等,提请县应急管理局做好抗洪抢险及险情处置等工作。

7)根据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需要和地方请求,商县财政局紧急下拨救灾资金。

8)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进入应急值守状态,各负其责做好应对工作。

县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会同各乡镇水利站、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按照调度权限做好水工程调度,每日将相关汛情旱情及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等情况及时汇总报告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加强与县气象部门联合会商和滚动预报,强化水情监视预报预警,根据天气预报分析,结合雨水情发展情势,每日至少提供3次重要河段水情预报,每日至少报送4次雨水情信息,情况紧急时加密报送。及时发布墒情和旱情分析评价。

县水利局办公室负责做好水旱灾害宣传组织协调工作,适时引导各类媒体报道汛情旱情和工作部署及成效,回应社会关切;做好车辆安排等后勤保障工作。

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做好抢险技术支撑准备,如有需要,报请市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参与抢险抗灾,提供技术支撑。

县水利局其他有关单位进入应急值守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各负其责做好水利工程运行、调度、监管及相关应急处置等工作。

9)各乡镇水利站、局属有关单位根据级应急响应相关规定,做好有关工作。加强预测预报、应急值守和会商,落实各自责任,做好水利工程调度、应急抢险支撑、检查督导等工作。加强工程巡查,做好险情处置技术支撑。重大突发性汛情、旱情、险情和重大工作部署等须在第一时间向县水利局报告,同时提请同级应急部门做好抗洪抢险及险情处置。各乡镇、局属有关单位每天不少于2次向县水利局报送值班信息和工作开展情况。

四、响应启动、降级和终止

应急响应的启动、降级和终止由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中心根据水雨情、汛情、险情和旱情发展变化情况提出,经分管局长审核,局长批准后,由县水利局发布,发布范围为各乡镇水利站、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

当江河水位落至警戒水位以下、区域性暴雨或台风影响基本结束、重大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旱情已解除或有效缓解,并预报无较大汛情、旱情时,由县水利局按程序决定并宣布响应终止。

五、附则

1.一般洪水:洪峰流量或洪量的重现期5~10年一遇的洪水。 

2.较大洪水:洪峰流量或洪量的重现期10~20年一遇的洪水。

3.大洪水:洪峰流量或洪量的重现期20~50年一遇的洪水。

4.特大洪水:洪峰流量或洪量的重现期大于50年一遇的洪水。 

5.轻度干旱:受旱地区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30%以下;以及因旱造成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在20%以下。

6.中度干旱:受旱地区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31%~50%;以及因旱造成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达21%~40% 

7.严重干旱:受旱地区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51%~80%;以及因旱造成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达41%~60% 

8.特大干旱:受旱地区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80%以上;以及因旱造成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高于60% 

9.城市轻度干旱:因旱城市供水量低于正常需求量的5%~10%,出现缺水现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10.城市中度干旱:因旱城市供水量低于正常需求量的10%~20%,出现明显的缺水现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受到较大影响。 

11.城市严重干旱:因旱城市供水量低于正常需求量的20%~30%,出现严重缺水现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受到严重影响。 

12.城市特大干旱:因旱城市供水量低于正常需求量的30%,出现极为严重的缺水局面,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受到极大影响。

13.各乡镇可参照本规程制订乡镇内的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

14.本规程由县水利局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