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石台县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石台县实验小学 > 学校活动

石台县实验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阅读次数:2416 次 来源:石台县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23-09-09 21:24
【字体大小:

生态道德  开启未来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实验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石台县实验小学创办于1966年,现有教学班32个,教职工91人,在校学生1362人。学校坐落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校园文化建设独具皖南山区特色,突出生态绿色主题。多年学校紧紧围绕“厚德、崇文、健体、尚绿”的办学宗旨努力践行生态文明教育,播种生态文明种子,坚持走特色之路,取得了一定成效。先后荣获国家级绿化模范单位、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团体会员单位、2020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省级优秀绿色学校、市级首届文明校园、市级首批“特色学校”和市级“生态道德教育进校园”示范校等多项生态特色名片。

  整合资源,打造生态校园文化

“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的学校”。石台实小利用本县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生态校园文化。具体做法如下:

把特色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学校把创建特色学校纳入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部门计划中健全德育运行机制,彰显生态办学特色从行为习惯到做人原则皆言而有据,行有准则。学校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依托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少年宫的平台,坚持组织教师到名校参观学习,多次组织教师去长三角地区学校跟班学习,让他们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形成共同的特色教育价值观,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成为学校特色资源的开发者、引导者、受益者。

把特色建设同创建“绿色学校”结合起来。学校把创建绿色学校同课程改革相结合组织学校业务骨干编写了以“绿色石台”为主题的系列校本教材——《我的家乡》、《石台旅游》、《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生态道德、开启未来》,该套教材用生动的文字、优美的图片、翔实的史料反映了石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依靠校本课程,着力打造生态课堂,定期召开生态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把创建绿色教室作为先进班集体考核的重要依据。学校圆满完成省级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教育资源的利用与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师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探寻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丰富校园生态文化内涵

借助平台,提升生态文明教育内涵

2015年,学校被池州市关工委选定为“生态道德教育进校园”试点学校,学校抓住机遇率先开展生态道德主题创建活动,逐步树立典范,抓点带面,以便该教育品牌在全市各中小学校逐步推行,大力推进生态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课本、进学生头脑,着力让生态文明观念转化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在池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经过市、县(区)关工委和教育部门以及参与活动的各中小学校的共同努力,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生态道德教育进校园”现已被列入安徽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品牌,正在全省进行推广。2021年1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曾作出批示:“池州生态道德教育进校园的经验应总结推广”。

学校将一如既往坚持以“生态道德教育”建设为主线,发挥市级“生态道德教育进校园”试点校和示范校的榜样示范,同时继续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三牛精神”,辛勤耕耘顺势而为、勇往直前乘势而上,逐步实现校园环境更优美、教育装备更现代、绿色文化显品位、生态教育促和谐的优质育人资源。继续把生态道德教育当作学校的“特色品牌工程”来抓,制定规划、确定内容、教育效果上下功夫,力争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生态道德教育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二是把生态道德教育同创建文明校园结合起来;三是把生态道德教育同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结合起来;四是把生态道德教育与关工委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将“生态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德育教育相结合,不断提升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和高度,提高师生生态环保的行动自觉,丰富特色办学内涵,逐步让生态文明成为师生的行为习惯让生态道德成为师生的品格素养让生态学校成为师生的幸福乐园。

(作者:胡佐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