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石台县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石台县实验小学 > 校园安全

石台县实验小学安全预防和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阅读次数:2522 次 来源:石台县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24-04-10 08:39
【字体大小:

石台县实验小学安全预防和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为加强我校安全管理,有效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件的损失,确保学校和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秩序,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石台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做好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程度,维护教育的安全和稳定,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的安全预防措施,适用于校园内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课余活动,以及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校园内或学校组织的师生活动中发生的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危房倒塌事故、食物中毒事故、溺水事故、通道、楼梯拥挤造成的事故、触电事故、伤害事故、治安刑事案件及其他涉及师生生命、学校财产安全的事故。

三、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校园的治安防范工作,有效地预防和正确处置突发事件,进一步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便于应急处置指挥有序,经研究,决定设立石台县实验小学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长:胡佐胜

      长:涂加德 柯其斌 吴杨陵

        员:汪自如 李爱岚 程雪姣 王国敏 程向阳  张恒

  突发安全事故报告联系电话:6022444

  根据安全事故应急的要求,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新抽调人员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

附:县教育局突发安全事故报告联系电话:60210016026461

四、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

(一)日常活动安全预案

1、预防措施

1)校门口安全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带队教师必须组织学生排好路队,并将其带至大门口。值日教师及门卫须按时到岗,维持秩序。值周领导做好巡查、监督工作。

二级预防:遇雨天或特殊天气,在一级预防基础上,学生带雨具较多的,排路队时,学生前后间距0.5米。值周领导到门口维持秩序。

三级预防:遇学生来校时未下雨,放学时下雨的情况时,在二级预防基础上,学校对放学时间予以控制,全校各班必须严格执行。值日领导和教师参与维持秩序,并根据需要通知学校其他领导和教师参与维持秩序。

全校有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自觉按照一、二、三级预案认真履行相应职责。

2)楼梯安全预防

全体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大声喧哗,严禁追逐打闹。集会上下楼梯 ,必须排好路队,在教师带领下有序行进;值日教师到楼梯口检查纪律和指挥维持秩序。

4)课堂安全预防

任课教师每节课上课前先清点学生人数(或由班长报告实到人数),,发现学生未来上课的,及时报告班主任、由段值日教师及时报告学生处。教师在上课时,对可预先悉知的危险,要做到事先提醒,并进行正确指导、监督,严禁教职工擅离工作岗位或虽在工作岗位但不履行职责,甚至违反工作要求和操作规程。教师要妥善保管好教学用的安全仪器与物品,特别要保管好有毒有腐蚀作用的化学物品。

4)异地上课、活动安全

体、音、美、电脑等课和兴趣活动、教学观摩活动等,需要将学生带离原教室的,任课教师要到原教室组织学生排好队,进行一分钟安全教育后,亲自将学生有秩序地带到上课或活动的地方。结束时,再次进行一分钟安全教育,并带回原教室。

5)集会安全预防

各班按指定地点排队活动。自始至终保持安静,不拥挤,不起哄,班主任和配班教师必须随班维持秩序。

6)校内休息、课余时间的安全预防。

全校教职工要时刻提醒学生不做危险事,已估计到危险的,必须对学生进行及时制止;对经常性欺负同学或者粗鲁行为的学生,教师应及时教育引导。

7)侵害师生安全事件预防

门卫要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必须严格登记;严禁精神病人和社会闲散人员进入校园,对行迹可疑者,要及时汇报,会同相关人员有效阻止。外来车辆不得进入校园,有特殊情况,必需进入校园的,门卫须报告学校,经同意后方可放行。

2、报告程序

1)相关人员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领导。

2)学校同时报告县教育局。

3)根据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3、应急处置措施

1)在场教师迅速控制局面疏散学生,控制局面。

2)校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及时赶到事发现场组织抢救工作,并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4、注意事项

1)学校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要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和工作秩序,做好治安保卫工作。

3)事件发生后,及时向外公布事件真相和处理的进展情况。一般不宜多头多人分别接受记者采访,以免造成混乱。

(二)外出活动安全预案

1、预防措施

学校一般不组织学生外出,但确需外出如看电影、清明扫墓等,各班级必须经学校批准后方可组织学生外出。活动之前事先对学生进行活动指导(包括安全教育)活动结束要及时报告。

2、报告程序

1)相关人员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领导和向“122”或“110”报案。

2)学校同时报告县教育局。

3)根据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向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3、应急措施

1)在往返途中发生意外事件,如交通事故等,带队教师应及时向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组织其余学生有序疏散。

2)校应急领导小组接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抢救工作,并做好善后工作。

4、注意事项

1)学校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要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和工作秩序,做好其他学生的情绪稳定等工作。

3)事件发生后,可以采取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及时向外公布事件真相和处理的进展情况。一般不宜多头多人分别接受记者采访,以免造成混乱。

(三)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预案

1、 预防措施

1)经常性对学生进行饮食卫生知识教育,严禁学生到小摊购买食物。

2)总务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有关学校卫生的规定,实施学校卫生和饮食的管理工作。

3)学校、幼儿园食堂必须达到卫生标准,能够随时接受卫生部门的检查。食堂工作人员定期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从事食堂工作。

2、报告程序:

1)相关人员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领导,学校在第一时间就近报告当地的卫生防疫部门和当地医院。

2)学校同时报告当地政府和县教育局。

3)根据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向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3、处置措施:

1)学校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县医院,或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或拨打“110”请求救助。

2)由饮食服务管理人员封存现有食物,并向防疫部门和医院及时提供食物样品,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

3)听从当地政府领导和县教育局领导的指挥,迅速开展调查,及时发现食用有毒食品的学生,同时迅速开展心理干预,集中进行有关卫生知识的宣传,正确判断和表述中毒症状,防止学生出现集体性癔症。

4)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的调查。

 4、注意事项:

1)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更不得进行渲染和夸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如家长来校探视,由学校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稳定和心理舒缓工作。

4)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形式,及时向外公布事件真相和处理的进展情况,一般不宜多头多人分别接受记者采访,以免造成混乱。

(四)突发传染性疾病事件预案

1、预防措施

1)学校积极做好季节性流行病防治宣传工作,经常巡查班级和向班主任了解流行病情况。做好卫生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师生健康意识,积极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健康意识和防病能力。

2)班主任等要组织搞好教室、办公室等环境卫生。坚持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不留卫生死角。教室、办公室等场所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3)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了解生病学生的病况,发现传染病及时汇报医务室。

2、报告程序:

1)学校发生突发传染病,学校须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医院。

2)学校同时速报当地政府和县教育局。

3、处置措施:

1)发现疫情立即向防疫部门、医院、政府和教育部门报告。

2)学校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组织应急小组,统一指挥和协调救助工作。

3)立即封闭疫点,及时隔离发病人员,保持接触人员的相对封闭,以免疫情扩大。

4)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5)学校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对公共场所和宿舍进行全面的消毒,指导学生服用预防药品。

6)班级发病人数或学校发病人数超过三分之一的,在确保传染不扩散的情况下,征得卫生防疫部门和县教育局的同意,可以停课。

4、注意事项:

1)稳定师生情绪,积极开展预防知识的宣传,落实各项预防措施。要实事求是地向师生讲清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不得渲染与夸大,以确保学校的稳定。

2)学校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3)要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和工作秩序,做好治安保卫工作。

(五)校产被盗事件预案

1、预防措施

学校总务处须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对校园和校舍进行严格的管理。在雨雪等灾害天气要坚持至岗巡查,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对学校的其它设施,特别是贵重物品要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2、报警程序:

1)学校发生校产被盗案件,须在第一时间向110报警。

2)同时向县教育局报告,若案件比较大,应向当地政府报告。

3)案件较大的,同时向县教育局报告。

3、处置措施:

1)接报后,学校领导迅速赶到现场,同时向有关人员报告。

2)安排人员保护现场,同时向知情人了解被盗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并做好登记。

3)积极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4、注意事项:

1)此类案件一般内部掌握,知情者未经允许不得向外界宣扬。

2)注意保护现场,以便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3)各级领导要做好工作,不要因此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学习秩序。

(六)火灾事故预案

1、 预防措施

1)学校总务处应根据学校实际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灭火器定期检查,保证不失效,消防水管、消防栓定期检查,保证不错位。制订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落实消防安全负责人。离开办公室和教室要及时切断所有用电设施。

2)加强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结合当地生活实际,加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防火知识教育。

2、报警程序:

1)学校发生火警,须第一时间向119报警,报告内容要详实、准确,地点要具体,火灾起因或燃烧物性质要明确,要等到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

2)在报警的同时,要派出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3)同时向当地政府和县教育局报告。

3、救护措施:

1)在报警的同时,应迅速组织教职员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迅速组织被困人员撤离,若一时撤离不出的,要迅速引导被因人员采取自救措施,等待求援人员救助,在撤离时必须坚持先学生后教师、先妇女后男士、先小孩后大人的原则。在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3)学校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组织应急小组,统一指挥和协调救助工作。

4)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校区内的固定消防栓,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和组织扑救。

5)严禁组织学生参加扑火。

4、注意事项: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3)火灾发生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五、工作基本要求

1、畅通通信联络,工作有序进行。

2、全体人员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3、全体人员必须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掌握处置的原则方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