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石台县规划蓝图 > 区域规划

小河镇202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规划发展

阅读次数: 来源:小河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1
【字体大小:

小河镇2023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全省持续深化“一改两为” 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大会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发展”目标,拉高标杆、尽锐出战,奋力实现镇域经济再上新台阶。

经济发展预计目标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3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亿元,新引进招商项目7个,到位资金3.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到全县平均水平,其他指标完成县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重任在肩,惟有实干。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第一,聚力产业发展,镇域经济迈上新台阶

一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加强项目谋划和储备。全力推进金旺矿业、竹丰矿业新设矿权工作,积极推动创亿矿业第三条生产线项目建设,力争万方矿业年产20万吨重钙项目一季度正式投产,积极保障凯尔特纳米科技、金兴钙业、徽众钙业等精深加工企业满负荷生产,确保全镇各类矿产品总产量达到900万吨。

二要精准发力招商引资。突出产业招商,围绕钙基新材料和现代农业两大产业板块,精心谋划编制招商项目,广泛收集招商信息,配强招商小分队力量,高频率开展外出招商,增强招商引资“靶向力”,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小河。

三要强化要素服务保障。抢抓发展机遇,紧盯企业发展难题,加快破解发展瓶颈。全力服务S358青红路小河段和G530小河段改建项目建设,优化对外通道,主动与周边县区有关乡镇联络,争取工作支持,依法依规、将心比心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妥善化解矿地纠纷,为企业生产、运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围绕非金属矿铁路专用线年内开工建设,全力做好服务协调工作,全面配合兴石集团完成物流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保障镇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第二,立足农业农村,特色产业得到新提升

一要做精特色农业。依托镇域特色资源,全力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品牌效应。以硒米三产融合示范园为龙头,辐射带动周边小微企业发展,延伸硒米产业链,提高精深加工比重,擦亮产品品牌,提升产业效益。同时,大力发展硒茶、硒果、皖南土鸡、食用菌、黄精等特色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

二要做强集体经济。按照村社合一发展思路,加大村级合作社培育和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镇域平台公司,强化集体资产经营与管理,推动资产效益提升,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2023年新增集体经济强村2个。巩固硒米产业联盟成果,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扩大联盟村范围,提高群众收益。

三要做优基础设施。积极整合各类项目和资金,实施好万亩优质水稻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全面完成65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小田变大田”工作,积极推进撂荒地整治,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

第三,聚焦乡村振兴,成果衔接突出新经验

一要持续发力,切实巩固拓展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用好用活各类帮扶力量和政策,强化村级产业培育,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有效实现脱贫人口“家门口”就业。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各项措施,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

二要全面发力,强力推进环境整治。巩固提升前期美丽乡村建设成果,高标准完成龙山崔湾、梓丰叶村、郑村上下村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启动红石林庄、尧田船山、安元村里3个中心村建设。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完成九步村、樟村村改厕整村推进任务。

三要重点发力,推进乡村振兴创业园建设。主动争取、整合资金、聚合资源,以产业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小河镇回乡人才创业园和东庄富硒农业创业园建设,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构建“一镇两园”产业发展格局。

第四,紧盯民生保障,社会治理收获新成效

一要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暖民心”行动,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完成莘田村、栗阳村老年食堂(助餐点)建设和运营,稳步推进2所敬老院“公建民营”步伐,逐步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积极做好残疾人、困境儿童、老年人关爱服务等工作。

二要守住安全防控红线。严格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针对性做好工作部署和应急预案。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充分发挥小河镇专职消防队作用,做好森林防灭火监测预警,有效管控各类安全风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要拓展社会治理阵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纵深推进“平安小河”建设。全面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镇村联动机制,积极回应和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带头下访、开门接访、阅批群众来信和首问负责等制度,用心用情做好初信初访,依法依规化解信访积案,严厉打击缠访闹访,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第五,紧扣政府建设,服务效能呈现新气象

一要依法行政,民主集中护公信。坚持尊崇宪法、遵守法律、规范行政,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规范运行县级下放管理权限,拓展经济发达镇试点改革成果,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让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二要务实勤政,履职担当强执行。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宗旨,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凝聚发展合力、全力推动发展”为目标,坚持靠实干吃饭、用数字说话、凭实绩交卷,着力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三要从严治政,清正廉洁筑防线。以政府“马上就办 真抓实干”作风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持续整治慢作为、不作为等作风顽疾;严格预算刚性约束,强化“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各位代表,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知行合一,未来可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镇人民,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为建设“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商贸活镇”而不懈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