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石台县规划蓝图 > 年度计划

关于石台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阅读次数: 来源:县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4-01-24 11:33
【字体大小: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重要讲话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特色县定位和目标,坚定以全域旅游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加快建设产业美、环境美、乡风美、生活美、特色美的新阶段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全县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十四五”承接良好

2023年一季度经济运行跃居全省59个县(市)第4位,二三季度位居全省第3位,取得近年来最好位次。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再次获得全省投资“赛马”激励。5月6日,市政府对石台县政府予以通报表扬。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增长20.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9%;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60个,增长13.2%;其中省外亿元项目15个,增长66.6%;到位资金30亿元,增长49.5%;实现游客接待量1172万人次,旅游收入92.8亿元,分别增长33.1%,3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

总体看,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态势,年初提出的指标推进顺利,工作任务进展良好。只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少数指标不及预期。但随着输入性、周期性、季节性因素有所改变,县内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晒秋、丰收节等赛事活动的举办,我县县域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商品需求持续恢复,预计明年将企稳回升。

(二)产业发展扩量提质,县域经济取得成效

全域旅游加快发展。做好“+旅游”和“微改造、精提升”文章。修编《石台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我县被认定为第二批“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成效在全省评估中位次居前。获评“2023中国康养旅游名县”,连续4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石台牯牛降景区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仙寓山健康养老服务集聚区获批2023年度省级服务业集聚区;醉山野景区荣获第三批“安徽省避暑休闲旅游目的地”称号;新棚村入选省乡村旅游“精品主题村”;西黄山入选省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圆满完成2023年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安徽石台站)、“皖美山水”骑行赛。电影《风起秋浦河》在石台全片取景完成拍摄。秋浦仙境旅游风景道被认定为第二批“安徽省旅游风景道”。荣登2023TOP10长三角投资价值旅游目的地榜单。

富硒农业高效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示范园创建名单。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个(仙寓镇—茶叶),石台硒泉区域公用品牌创建稳步推进。“石台硒米”入选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石台硒茶”入选“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安徽天方茶叶(股份)集团有限公司获批2023年度省两业融合试点企业。成功举办第二十届安徽·石台茶文化节暨第二届富硒产业发展大会、中国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活动。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6万亩,优质粮面积2.3万亩。全年生猪存栏约2万头、出栏3.1万头。持续推进“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创建,全县富硒产业综合产值达30亿元。

生态工业稳步发展。制定印发《石台县硒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系列政策文件。相继举办对接长三角创新协作发展大会、“与宁有缘”“为合而来”石台硒泉专题推介会。建立纳规企业培育库,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户,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9.24亿元,增长7%。鸿凌科技股改上市积极推进,建成年产200万台鸿凌5G智能化生产线,被认定为安徽省大数据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推动矿山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金兴钙业获批市级清洁生产企业,推进凯尔特生产线技改升级。石台冷链集配中心获批2023年度省级冷链集配中心,实现池州市零的突破。全年对外贸易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新增出口实绩企业4家。

(三)城乡建设步伐加快,生态本底持续夯实

城乡面貌不断改善。推进“微改造、精提升”,城东路、迎宾路工程等全面完工;黎明隧道全线贯通。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个,惠及居民500户,累计新增城市停车位1820个。加快推进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治理工程、燃气管网更新等项目建设。成功创建2023年度第一批省级美丽宜居村庄8个,加快推进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完成700户改厕任务。入选全国第三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有序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7个乡镇71个行政村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投入1474.8万元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开工建设秋浦河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完成2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建成通信基站212座。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优良率97.7%,水质达标率100%,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4%、98.45%,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扎实推进80个市级以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非煤矿山生态修复”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完成销号。积极推进“零碳示范县”试点。秋浦河石台段入选第二届全国“最美家乡河”,塔溪河获评第三批省级幸福河湖。我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全国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获省政府通报表扬。完成封山育林4.5万亩、森林抚育3万亩、退化林修复1万亩、人工造林1051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3个、省级森林村庄8个。

(四)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项目工作有力推进。2023年重点项目坚持专班推进机制。实行“12345”项目推进打法,全力推进117个重点项目建设。其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城市公益性公墓、东隆汇泉富硒矿泉水产业化建设一期等30个项目完工;石台抽水蓄能电站、S358青阳至红石公路石台段改建工程、硒世仙源·康养美学度假中心一期等50个在建项目扎实推进;非金属矿铁路专用线、石台通用机场、S36青阳至东至高速公路等37个项目积极开展前期工作。

招商引资取得实效。更新编印2023版《石台县重点推介招商引资项目库》,围绕“文旅创意、富硒功能食品、健康医疗养老、新能源、钙基新材料”五大新兴产业开展链式招商,累计开展各类招商活动160余次,接待省内外客商1200余人次。全年共引进项目60个,其中省外亿元项目15个,到位资金30亿元。

要素瓶颈强力突破。对上争取到位资金9亿元。谋划专项债项目29个,通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双入库”15个,发行项目3个、金额达2亿元。完成重点项目用地报批3065.5亩,供应国有建设用地3332.5亩。盘活城镇低效建设用地42.4亩。持续筑牢人才支撑,引进各类人才113人。“信易贷”金融平台入驻企业2665户,占辖区内存续市场主体比例22.79%,位列全市第一。累计发布金融产品13类,提供各类市场主体授信金额达26.5亿。

(五)重点改革有效落实,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

深化改革有序推进。一是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印发《石台县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2023版)》,开展国企深化改革提升行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实施方案》,摸排1126项存量闲置资产,并制定分类资产盘活意见。构建“1+N”政策体系,印发《关于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石台县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办法》。深化“小田变大田”及“大托管”服务改革,培育壮大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二是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探索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印发《石台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乡镇承接部分县级审批执法权限目录的通知》,赋予7个乡镇政府县级审批执法事项254项。推进全县“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走深走实,制定首批18个事项全流程办事指南,办理各类办件400余份。

积极融入长三角。制定《石台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3年度行动计划》,推深做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年度重点任务。组织党政考察团赴云和县、江山市实地考察学习。先后共选派四批43名干部赴浙江省龙泉市、云和县开展挂职学习,与南京农业大学等长三角高校签订县校战略合作协议。创成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家。拓展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场景,与长三角地区城市定点医院异地就医门诊、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实现“全覆盖”。积极对接长三角旅游推广联盟,获授“长三角自驾游示范目的地”称号。2023年以来,共接待长三角康养养老游客约15万人次,加大长三角地区商会和驻外办事处筹建,筹建完成宁波和上海总商会办事处。

(六)民生保障成效明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乡村振兴有序推进。一是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接续推进“五大帮扶”,优化“四级”防止返贫监测网络,落实脱贫人口公益性岗位1623个,核心指标持续稳固。7359户22483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2%。二是聚焦产业就业。实施皖南黄兔原种基地、食用菌棒加工、香榧基地建设等乡村产业类项目26个。全面加快“1+8”乡村振兴创业园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8亿元,入驻企业59家,带动就业3396人。三是强化资金管理。2023年安排财政衔接资金1.43亿元,共批复项目96个。编制2023—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清单,印发《石台县扶贫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要素保障。

民生保障全面加强。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4199人,参保率99%以上。夯实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发放救助资金5215万元。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覆盖。常态化走访慰问重点困难优抚对象、现役军人家属,发放各类优抚资金1000余万元。率先在全市实现残疾人凭证免费乘公交。实施残疾人教育、就业扶持工程,开展“一户多残”残疾家庭救助工作。2023年省50项民生实事和年初政府承诺的十件为民实事全部完成。2023年暖民心行动任务高质量完成,满意度居全省104个县(区)前列。

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石台中学多功能教学楼、实验小学教学楼和风雨操场等项目全面完工,实验小学再次获评“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顺利通过省级督评。持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县医院急诊综合楼投入使用。小河中心卫生院完成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创建,康平医院完成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创建。建设“三公里”就业圈,实现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全覆盖。新增城镇就业780人,新增技能人才409人。建成老年食堂18个,93个三级养老服务站点运营良好。开展“送电影下乡”“送戏进万村”1014场次,开展“四季村晚”“石台好声音”等活动160余场,累计服务群众168万人次。扎实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归零”专项行动,健全“倒查+问责”工作机制,信访事项群众满意率达99.01%,群众参评率达99.02%,初次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100%。获评“安徽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七都镇新棚村获评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矶滩乡沟汀村获评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县域经济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县域综合实力有待提高,经济发展基础较薄弱,支撑财政收入的产业不强;二是有效投资支撑乏力,招引大项目、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类项目较少;三是社会消费不及预期,提振消费的活力仍需多点突破;四是发展限制因素较多,土地、资金、能耗等要素制约问题突出。对上述问题和困难,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4年目标和措施

2024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4年主要指标安排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80个,增长33%;其中省外亿元项目20个,增长33%;到位资金40亿元,增长33%;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他指标完成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发展特色经济,有效夯实发展基础

做强首位产业。持续做好“+旅游”文章,完成旅游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秋浦河旅游景观节点提升工程建设。全面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牯牛降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仙寓山国家级旅游康养度假区。加快秋浦河文旅综合体、硒世仙源·康养美学度假中心(一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动白石岭、奇峰村、严家古村等传统村落活化利用。注重高端民宿产业群和重点节点打造,加快形成“皖南乡村看石台、康养体验在石台”的示范效应。多渠道做好“硒品出山”“引客来石”文章,加快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公路骑行赛事品牌,争取更多省级、国家级体育赛事落户石台。

做深富硒农业。稳定粮食生产面积4.6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3000亩、改造提升5000亩,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供应地10万亩。紧扣“985、211、双一流”目标,培育“石台硒品”公用品牌,推进“石台硒茶”“石台硒米”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开展富硒产品品牌系列推介活动,擦亮“中国生态硒都”金字招牌。继续办好安徽石台茶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活动。加快推进生态富硒产品价值实现支撑工程、和美乡村建设、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重点项目进度。

做大生态工业。力促鸿凌集团、鸿凌科技进一步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支持天方股份、创亿矿业、日新茶叶以及服装、食品类骨干企业发展,加大规上、限上培育力度。加强矿山综合整治工作,鼓励工矿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加快推进西部钙基新材料精深加工,支持服饰制衣、木竹加工、工艺品等传统产业提质扩量增效。2024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家,出台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行业“小巨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家。

(二)着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提升招商质效。打造“来石台,赢未来”招商引资石台品牌,唱响双招双引最强音。围绕文旅、康养、富硒等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进一步发挥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区等平台作用,形成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重点推进制造业项目招引。全年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80个,其中省外亿元项目20个,实现到位资金40亿元。

着力对上争取。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将政策、项目、资金等作为对上争取重点方向,积极谋划储备一批适合我县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根据项目前期谋划程度,做好前期工作,确保上级有政策投向,库中有符合条件的申报项目,力争有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资金盘子。

抓好项目建设。2024年重点项目坚持专班推进机制,实行重点项目“12345”推进打法。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工作,力争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开工建设牯牛降白麓湾文旅康养综合体、秋浦河鸿陵河段防洪综合治理、仙奇路改建等76个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抽水蓄能电站、G530石台段改建工程、硒世仙源·康养美学度假中心等31个续建项目,确保全年形成有效固投40亿元以上。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乡村振兴基础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和美乡村“1220”品质提升工程,扎实推进8个精品示范村、18个省级中心村、40个美丽宜居村庄、120户美丽庭院创建。持续推进首批3个安徽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并开展第二批示范村创建工作。扎实推进G530石台至查桥公路改建工程、S358青红路改建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宣东高速公路石台至东至段项目。积极推进石台通用机场、非金属矿铁路专用线、贡溪水库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开展“一月一促”。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稳步提高衔接资金用于产业的比重,确保2024年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不低于65%。继续实施农村集体经济“五年倍增”计划,村集体收入20万元、50万元以上行政村,分别达到100%、48%。

坚守生态环境本底。压实秸秆禁烧工作责任,强化土壤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国省控断面稳定达标。全力做好2024年营造林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拓展富硒黄精、西洋参、食用菌、毛竹等种植面积,提升林业产业效能。

(四)加快推进改革步伐,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全面深化市场改革。制定《石台县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推动“智慧石台”建设,加快数字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建设。引导现代服务业、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向工业园区转移。以云技术为依托,建立“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体系,全面启用“云桌面”评标系统。全面推行一份信用报告代替40项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加速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全力扶持市场主体。持续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和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推进“个转企”走深走实。加强财税、金融、社保、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协同和督导落实。做好优势企业培育期满复核工作,培育高价值发明专利,维护企业利益。提升信用修复服务水平,提高守法守信市场主体获得感。鼓励商超企业在元旦、春节、国庆等传统节假日期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促消费活动,结合茶叶节、农民丰收节、晒秋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消费业态。

(五)扎实做好民生保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高效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开展暖民心行动,办好政府10件为民实事,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深入实施普通高中提升计划,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落实各项就业援助政策,重点突出就业困难人员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加大“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力度。切实提高我县“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完成所有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开展净网清源行动,强化群体性案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高质量推进8个残疾人之家、84个残疾人工作站运行。做好物价、粮食、就业、医保、审计、文明创建、公共资源交易、档案、地方志等工作,推进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工会、共青团、妇联、人民防空、国防动员、双拥、地震、气象、科协、融媒体、红十字会等工作。

各位代表,做好2024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在县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建设新阶段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