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 / 工作简报
县政协十一届十三次常委会暨“培育壮大‘五上’企业加快县域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召开
8月26日,县政协十一届十三次常委会暨“培育壮大‘五上’企业加快县域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在县委党校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勇,县政协主席戈卫民,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曹文华,县政协副主席王旭、倪金德、刘振旺,县政协副主席候选人储成忠,县政协秘书长杨永谦参加会议。
张勇指出,各乡镇各部门要锚定目标、梯次培育,做大“五上”企业总量。务必要充分认识“五上”企业培育壮大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盯目标任务,找准主攻点和发力点,常态调度、靶向发力,坚持不懈稳存量、扩增量,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要加强领导、建立机制,做优“五上”企业质量。强化认识,找准差距,强化指导、优化服务,强化协作、紧密配合。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做强“五上”企业增量。重点做好规上工业和限上批零住餐企业培优育强和建筑业、房地产业市场占有率和去库存,并重点做好规上服务业招强引优。
戈卫民指出,“五上”企业是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要充分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12345”总体思路,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和政协委员主体作用,使“政协所能”更好对接“党政所需”,切实把县委县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到政协履职全过程,切实提升履职质效,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媒体聚焦】
全国13个,全省唯一!石台县荣获“富硒产业发展优势区”称号
8月31日,第六届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论坛暨《富硒产品认证技术规范》培训会在北京举办。会上,石台县荣获“富硒产业发展优势区”称号。
据了解,石台县富硒区862.01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0.26%,天然富硒土壤面积大、地层厚、硒储量多,且硒浓度适中,易于植物吸收,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绿色、优质、安全”的天然富硒区域,被誉为“中国生态硒都”。
近年来,石台县依托“山水土气”资源优势,以“壮大富硒产业、发展健康养生”为抓手,突出“绿色、生态、富硒、健康”定位,大力发展富硒农业、富硒功能性食品加工业、富硒养生旅游三大主导产业,目前已开发出石台硒茶、石台硒泉、富硒粮油、富硒蔬菜、特色养殖、富硒药材、富硒林果、富硒康旅等8大富硒特色产业近100多个品种,2023年硒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0.65亿元。
此次论坛以“标准化赋能富硒产品全产业链”为主题,通过富硒产品认证制度建设,推进我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全面转型升级,提高富硒产品市场认可度、信誉度和美誉度,提升富硒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大学等部门领导、国内科研机构专家学者、行业内主要富硒产品认证机构、全国主要富硒区政府及企业代表团参加论坛。
石台县将会以此次论坛为契机,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深化产业合作、拓展销售市场等举措,推动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池州新闻网)
【部门传真】
石台税务:便民办税再升级 绘就服务新“枫”景
如何将涉税争议及时消除在源头,妥善化解纳税人缴费人的税费烦扰,成为如今基层税务分局面临的重要难题。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石台县税务局立足本职,深化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办税服务厅的实践运用,开拓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解难题的纳税服务前沿阵地。
靠前服务升级 争议化解“一站式”
“发票给开错了,让我怎么拿去报销?”看到程先生焦急中略带气愤的表情,办税服务厅税费争议调解员第一时间上前安抚纳税人的情绪,“您别着急,您先将具体情况告诉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帮您处理。”
原来,上个月程先生在办税服务厅开具房屋出租发票,却未讲清楚需要开具的具体日期。工作人员按照租房合同上的日期帮助纳税人开具,导致票面上的日期与程先生需求的不一致。了解到具体情况后,税费争议调解员迅速协同疑难问题处理区的工作人员将开错的发票红冲,并重新开具发票,顺利解决程先生的“烦心事”。
为将争议消除在源头、化解在萌芽阶段,避免小矛盾酿成大纠纷,石台县税务局建立争议防范化解工作机制,组建税费争议调解团队,根据税费争议的复杂程度等因素综合判别,按照“争议发生—分析研判—分类解决—快速反馈”闭环管理机制处置,实现“简单矛盾”不出分局、“复杂矛盾”不出县局、“重大问题”合力解决,确保纳税人缴费人办税缴费服务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今年以来,共化解涉税争议16件,办结率及满意率均达100%。
智慧赋能转型 办税缴费“一体化”
“工作人员都非常热情,办税体验非常棒,服务我打一百分!”刚刚在“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体验区完成更正申报的池州卓峰运输有限公司办税人员杨园园连连点赞。
近年来,石台县税务局立足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纳税服务工作特点,探索“前台即办、中台分流、后台响应”的纳税服务新模式,进一步升级打造“零窗口、无等候、全功能”的智慧办税服务厅。“我们多费点心,纳税人就少跑点路!”石台县税务局办税服务厅负责人余琳玲表示。
据了解,石台县税务局在推进智慧税务的过程中,积极引导纳税人采取掌上办、自主办等“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模式来办理各项业务,手把手、一对一指导纳税人网上办税,实现纳税人从“不愿学”到“自主学”、从“尝试用”到“经常用”的转变。
“没想到这么多业务可以网上办理,以后再也不用来回跑了。”通过“远程帮办”完成主管税务机关迁移的安徽依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办税人员朱霞玲高兴地说道。随着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等办税渠道的不断拓展,依申请事项正逐步脱离办税服务厅。石台县税务局以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征纳互动平台等为载体,制订“远程帮办事项清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清单”,向“以线上响应为主、线下窗口兜底为辅”转变,99%以上涉税事项已经实现“全程网上办”。
部门联动聚力 诉求解决“一窗办”
石台县税务局在建设新时代“枫桥式”办税服务厅的过程中,将多元共治作为着力点,深入推动税收工作融入地方治理格局,积极打破部门壁垒,深化与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在县政务中心设置不动产、股权转让、社保等“一窗办”窗口,深入拓展“一厅联办”“一窗通办”“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让纳税人缴费人享受到流程更简、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全新办税缴费服务体验。
2024年5月,池州兴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江伟在办理股权转让业务时发现,该公司前一次股权变更时部分税款未缴纳,导致不能开具完税证明。窗口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立即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组建专家团队开展会诊,并及时围绕股权转让最新规定对纳税人进行专业化辅导,帮助企业及时补缴税款,顺利办结股权转让业务。
“如果不是税务等部门的及时帮助,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地完成股权变更。”谈及税务部门暖心服务,江伟感慨道:“税务部门的快速响应,为我们长远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
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和满意度,最准确、最直接地体现了建设新时代“枫桥式”办税服务厅的成效。下一步,石台县税务局将持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争议调解、矛盾化解、纠纷和解的工作机制,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让纳税人缴费人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乡镇动态】
仁里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前段时间,仁里镇营商环境办工作人员协同县消防大队工作人员在池州市满意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出入口设置消防通道警示牌,有效解决了占用、堵塞消防通道难题,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同时也解决了该企业总经理苏剑波的一块心病,原来该公司门口长期停满私家车,极大的影响交通出行。苏总说“我们工厂是做电商业务的,每天发货量都很大,之前公司出入口每天停满各种私家车,物流车无法进出影响了发货效率,同时出入口堵塞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要是厂房内发生火灾,消防车都很难进来,现在增设了消防通道警示牌,物流车出入比较方便了,厂房内员工生命安全也有了保障”。
而这只是仁里镇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以来仁里镇秉持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的工作作风,坚持把打造宜居宜业乡镇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宜商、宜业、宜居特色乡镇。
营造亲商重商的浓厚氛围。完善2024年《领导干部联系企业责任清单》,采取“1+2”(即1个责任领导+2个责任人)模式,组建由30余名镇村干部组成的助企服务专班,对全镇31家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包保服务,包保干部每月主动下沉走访包保企业,与企业老板时常见见面、聊聊天、谈谈心,在厂子里解决问题。
提供助商扶商的优质服务。仁里镇为激发临规临限企业发展动力,对新入规工业企业及新入限批零住餐单位(共6家)发放镇级奖励资金,拟发放奖励金额2.6万元。为新落地项目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协助征地,调解纠纷,保障项目实施进度。全力搭建“绿色通道”,本着能宽则宽、能简则简、能快则快的原则,实现“最多跑一次”服务,帮助企业完善各种报批手续,助力企业尽快投产盈利。
保障安商定商的和谐环境。仁里镇常态化开展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整治、“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检查、打通消防“生命通道”、沿街店面“拆窗破网”、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等专项行动,打好“预防针”消除安全隐患,保障镇域工厂、办公楼、沿街店铺、宾馆、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场所平稳有序发展。
下一步仁里镇将持续抓好营商环境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投资投产,做好企业发展的“店小二”,解决企业问题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