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的背景和依据
硒是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修复细胞、拮抗重金属等多种有益功能。根据安徽省2016年度公益性地质项目《安徽省石台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以及NBP研究结果显示,石台县土壤及农产品富含硒,土壤总硒变幅0.048—21.021 mg/kg,平均值0.556 mg/kg,富硒土壤面积862 km2,其中富硒区(0.4—3.0 mg/kg)占县域面积的70%,有大规模、大面积开发和发展硒茶产业的优越自然资源条件,根据《中共池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池州市2022年九华黄精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四个行动计划的通知》池农工办〔2022〕20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石秘〔2019〕71号)的要求,起草了石台县硒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二、制定的意义和总体考虑
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坚持政府给力、协会得力、专家助力、企业努力、产品魅力“五力”发展路径,实施富硒产业补链强链工程,做大“石台硒品”,做靓“石台硒泉”,打响“中国生态硒都”区域品牌,充分发挥县域特色资源优势,促进石台县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三、文件起草过程
我局经调研论证、经局党组会议讨论通过、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后修改制定。根据《中共池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池州市2022年九华黄精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四个行动计划的通知》池农工办〔2022〕20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石秘〔2019〕71号)二个文件精神,我局认真研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于5月下旬起草了《石台县促进硒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初稿。6月7日,我局对行动计划各牵头单位下发了关于征求《石台县促进硒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征求意见函),在规定时间,收到县文旅局、县科技经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征求意见反馈表》,对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予以采纳,增加了宣传氛围营造等相关内容。
四、总体目标
围绕硒资源数据库、推动产业发展、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强市场监管、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强化品牌宣传等方面,大力建设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12万亩,打造富硒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2万亩,建设农旅融合硒休闲观光园10个、硒养生度假区1个、硒休闲旅游体验带2个;培育硒特色小镇3个;引进提升涉硒骨干龙头企业10家,培育涉硒规上企业3家,开发富硒新产品10个以上。启动“石台硒街”和“中国最美富硒茶园”建设。在长三角核心城市建立“石台硒品”展示展销中心2个,硒产业年综合产值突破15亿元。
五、主要内容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打造“一县一业”,是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激发县域经济活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
《2022年石台县硒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以县域为主阵地,夯实“三产”融合发展基础,立足我县实际,制定了2022年全县硒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了20条重点工作,分别是1.建立硒资源数据库。开展硒资源详查,建立富硒资源数据库。2.推动产业发展。推进富硒绿色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推动富硒康养旅游业发展、推动富硒功能食品深度开发、推进石台硒泉开发、建设中国生态硒都会客厅、启动建设石台硒街、抓好“双招双引”、打造中国最美富硒茶园。3.推进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工作、加快硒产品标准制定和发布。4.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富硒产品市场监管,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规范“石台硒品”专用标志申请、使用、管理、完成安徽省富硒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营。5.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深化富硒农业试验站和安徽省富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产学研合作、持续推进国际NBP合作计划。6.强化品牌宣传。创新宣传方式、创新营销模式、持续推进品牌培育工作。
《2022年石台县硒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通过加强县域经济组织体系创新和产业治理能力提升,促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县域特色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有助于形成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业态,进而提升县域经济的总体竞争力。
六、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发展行动计划的有效落实,一是要强化责任落实。各责任单位将行动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逐条细化分解,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二是要加大投入保障。建立健全推进硒产业发展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加强对上争取工作,推进行业内资金整合与行业间资金统筹相互衔接配合,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硒产业。三是要建立通报制度。各责任单位每季度末将工作完成情况报县富硒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季度通报制度。
七、政策咨询服务信息
解读单位:石台县农业农村局
解读人: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江汉
咨询电话:0566-602294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