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池州 石台县 > 石台县人民政府 > 最美石台 > 今日石台 > 统计年报

石台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阅读次数: 作者:管理员 信息来源: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3-04-03 11:37
【字体大小:

石台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台县统计局

 

2012,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观,以建设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为目标,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飞地强县”三大战略,建设“景区、城区、园区”三大平台,努力探索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积极谋求农民脱贫、财政脱困,全县国民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3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7.57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6.51亿元,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143.537.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003元,比上年增加1994元。

全县招商引资在建项目50个,累计到位资金折合人民币120440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新引进项目18个,到位资金31160万元;续建项目32个,到位资金89280万元。引进市外资金76680万元、省外资金43760万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小,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薄弱。

 

二、        

2012年,全县农业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现价总产值5168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农业产值27750万元,增长6.6%;林业产值15141万元,增长6.9%;牧业产值7686万元,增长2.6%;渔业产值232万元,增长8.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72万元,增长3.0%。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1  201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 标

单位

2012

比上年增减±%

粮食

万吨

1.69

 4.97

油料

4869

2.1

油菜籽

4705

2.1

茶叶

2810

9.6

水果

1872

25.9

 

全县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506公顷,其中人工造林773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733公顷;本年零星(四旁)植树49.2万株;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5099公顷;未成林抚育作业面积4850公顷次、成林抚育面积7500公顷;林木种子采集13吨,林木育苗58公顷,其中新增育苗面积11公顷,当年苗木产量305.6万株。2012年退耕还林造林面积701公顷。全县实有森林面积115074公顷,森林覆盖率82.0%

畜牧渔业生产情况相对稳定。水产品产量201吨,比上年增长5.8%。主要畜产品和畜牧存出栏情况如下:

2 主要畜产品和畜牧存出栏情况

 

单 位

2012

比上年增减±%

肉类总产量

3309

6.5

猪牛肉

2790

5.6

肉猪出栏数

36013

2.9

生猪存栏数

32908

-0.3

大牲畜存栏数

549

-8.5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2012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0.97万千瓦,比去年增长0.7 %。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408吨,比上年下降6.9%。农村用电量1300万度,比上年增长14.2%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2012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6196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1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028万元,比上年增长1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97万元;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1859万元。全县工业用电量295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单位

2012

比上年增减±%

精制茶

2161

-1.4

刨花板

立方米

68822

5.5

水泥

154733

12.1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综合指数236.54%,比上年下降16.4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0436万元,比上年增长1.4%。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如下:

 

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指 标

单位

2012

比上年增减

工业品销售率

%

95.25

1.64个百分点

全员劳动生产率

/

148258

-0.2%

成本费用利润率

%

9.43

-1.23个百分点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2.84

0.1

总资产贡献率

%

23.67

-5.06百分点

资本保值增值率

%

106.63

-8.46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率

%

61.14

2.58个百分点

 

全县四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6个;签订合同额16610万元,建筑企业总产值13784万元,同比增长4.9%,竣工产值14018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9742平方米,其中投标施工面积占总面积88.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6728平方米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319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城镇投资45554万元,增长28.8%;农村投资26174万元,增长21.1%;房地产投资16591万元,同比下降9.6%。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技术改造投资29197万元,占总投资的33.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690万元,占总投资的4.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0047万元,占总投资的34.0%,其中,工业完成投资31047万元,占总投资的34.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4582万元,占总投资的61.8%

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10058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6.7%;商品房销售额2963万元,比上年下降84.2%

全县56个有年度投资计划的重点项目开工建设46个,开工率80%,本年累计完成投资8.5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70%。其中:25续建项目开工建设25个,开工率100%,本年累计完成投资5.6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00%;31个新开工项目开工建设21个,开工率68%,本年累计完成投资2.8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44%;20个计划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提前开工建设3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2440万元。

截至年末,马鞍山公园建设、牯牛降服饰技改、环保监测执法中心综合楼、八达新能源、背街小巷改造、石台县中学改造扩建和广阳大桥建设7个项目竣工并投入运营;石台县旅游服务中心、S325石台穿城改线、县交通运输换乘中心、县二中体育馆、鸿凌产业园、县医院住院部大楼、保障性住房、县城污水管网改造、县乡道升级改造、志德驾校新校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金钱山新区基础设施12个项目主要工程已完工。

五、       交通和邮电

2012年,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0.8亿元,其中危桥改造跨年度项目6个(彭溪桥、秋浦大桥、丁香桥、堤湖桥、杨柳桥、黄岩桥)完成1305万元、本年度项目7个(雍溪桥、丰收桥、岭上桥、里重阳桥、上石岭桥、东庄桥、考坑西坑口桥)完成495万元,S325石台段穿城改线项目(0.832公里)完成1526万元、香源路二期(26.7公里)完成305万元、吴红路(5.2公里)改造660万元、客运站场(交通换乘中心)建设1995万元、公路养护(608公里)完成100万元、伍石路县道安保工程(11.75公里)完成79万元、村村通安保工程(160.6公里)完成223万元、香源路一期工程边坡防治(10.05公里)完成295万元、公交客运(用于班线回收和购置客运车辆)改造470.5万元。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5239万元,比上年增长6.6%。全县拥有固定电话25358户,比上年减少2951户,同比下降10.4%;移动电话57314部,比上年增加836部,同比增长1.5%,其中移动公司用户34572户,比上年减少1170部,同比下降3.3%,电信公司用户16715户,比上年增加3075部,同比增长22.5%。全县移动电话普及率达63.0%。国际互联网用户10401,比上年增加1373,同比增长15.2%

 

六、       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201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2296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县本级零售额43128万元,增长10.8%;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29168万元,增长12.8%。从行业看:批发业零售6554万元、增长10.4%;零售业零售55299万元、增长12.1%;住宿业零售1588万元、增长6.2%;餐饮业为8855万元、增长10.2%

全县全年外贸自营出口总额44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5.4%

全年旅游总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38.4%。接待境内外游客3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4%

 

七、       财政、金融、保险

2012年,全县实现财政收入17327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907万元,增长11.9%,其中地方税收收入8814万元,增长8.9%,地方非税收入4093万元,增长18.9%;上划中央财政收入4420万元,增长26.9%。财政的保障能力增强。2012年财政支出76396万元,增长15.1%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4908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住户存款194262万元,增长22.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1587万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住户贷款64885万元,非金融企业及其它部门贷款56696万元。

全县保费收入3860万元,其中财险保费收入1081万元,寿险保费收入2779万元。全年保险赔款支出1034万元,其中财产保险赔款支出530万元,寿险赔款支出504万元。保险赔付率26.8%

 

八、       科教、文化、卫生、体育

2012年末,全县科协团体会员(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38个,乡镇科普协会8个,会员79人,农技协会28个,会员1550人。举办科普讲座15次,讲座受众人数3300人次,举办科普展览3次,展览受众人数1400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3000份,开展科技咨询10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8次,培训人数640人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4项。科技下乡、科教进社区覆盖率100%

全县拥有各类中小学、幼儿园、职业中学63所,在校学生13723人,比上年减少1323人,其中:普通中学7所,在校学生5443人,比上年减少486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718人,比上年增加350人;城乡小学30所,在校学生4906人,比上年减少648人;幼儿园24所,在园幼儿1656人,比上年减少17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0人。义务教育稳步发展,小学入学率99.8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3.4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18.56%。教育环境设施逐步改善,小学人均校舍建筑面积14.3平方米,普通中学人均校舍面积31.1平方米,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1.84%、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06%、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站8个;公用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量43052册;档案馆1个,档案全宗56个。2012年,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 座,广播人口覆盖率75%;电视台及有线电视台各1座,通电视村(含居委会)84个,电视人口覆盖率98%。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的稳步发展,丰富了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1个,全县卫生系统共有病床292张,卫生技术人员278,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7人。城乡居民实际参加合作医疗保险人数为96068人,比上年净增加6人,其中城镇居民实际参合人数为10150人,农民参合率为99.7%。婚前医学检查1356人,婚检率93.78%;国家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完成17367人次。全县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8.58%,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60.53%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56.37%,新生儿死亡率5.0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18‰,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病例。人民群众医疗条件和健康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全民健身及各项体育运动广泛开展。2012年度共举办全民健身活动8次,参加人数2000人;中小学体育达标人数9653人,达标率为80%

 

九、       人口和人民生活

据公安人口年报统计,2012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9.00‰,比上年上升1.4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7.71‰,比上年上升2.4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9‰,比上年下降1.04个千分点。2012年全县城乡居民总户数34971户,总人口108773人,其中男性56238人,女性52535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7.05:100,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2003人。

2012年全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2978元,比上年增长12.1%;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9686元,比上年增长9.0%。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统计,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440元,比上年增长14.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9%,比上年下降3.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3.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达20484元,比上年增长41.1%

全县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7个,建筑面积19098平方米,拥有床位1031,在院人员803人。抚恤、补助优抚对象总人数688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990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645人。

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343人,参加失业保险380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9503人,工伤保险参保6605人,生育保险参保6000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67800人。全县职工登记失业率3.7%

 

 

                                                                         二〇一三年四月一日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4、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是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2012年我县列入省、市推进计划的41个重点项目中包括了部分500万元以下项目。

6、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户在岗职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