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三大战略,攻坚克难、顺势而为,较好地完成了县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79825 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455万元,增长3.12%;第二产业增加值65159万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67211万元,增长8.4%。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7.1:26.8:56.1调整为17:23.3:59.7。人均生产总值达26017元,比上年增加1425元。
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 |
||
|
单位:万元 |
|
指标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 |
279825 |
7.3 |
第一产业 |
47455 |
3.1 |
第二产业 |
65159 |
7.9 |
工 业 |
49245 |
9.5 |
建筑业 |
15920 |
2.6 |
第三产业 |
167211 |
8.4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5818 |
5.2 |
批发和零售业 |
22069 |
7.7 |
住宿和餐饮业 |
12402 |
8.9 |
金融业 |
20624 |
8.7 |
房地产业 |
17305 |
4.3 |
营业性服务业 |
16310 |
5.7 |
非营业性服务业 |
61969 |
11.5 |
二、农 业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904公顷,比上年增加4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1394公顷,比上年减少656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439公顷,比上年增加21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7公顷,比上年减少3公顷;蔬菜种植面积994公顷,比上年增加26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5640吨,比上年增加12吨,增长0.08%;油料产量5966吨,比上年增加139吨,增长2.39%;棉花产量23吨,增长9.5%;茶叶产量5712吨,增长4.87%;蔬菜产量26190吨,增长6.92%。
年末全县生猪存栏16301头,比上年下降2.15%;全年生猪出栏21004头,下降0.05%;肉类总产量2501吨,增长1.26%;禽蛋产量692吨,增长1.62%;
水产品产量227吨,同比增长0.9%。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3.19万千瓦;农用拖拉机3334台;农用水泵3980台;联合收割机58台;农产品初加工作业机械9828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235吨,下降0.3%;农村用电量2444万千瓦小时,增长5.4%。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减(%) |
粮食 |
吨 |
15640 |
0.08 |
棉花 |
吨 |
23 |
9.5 |
油料 |
吨 |
5966 |
2.39 |
其中:油菜籽 |
吨 |
5847 |
2.45 |
蔬菜 |
吨 |
26190 |
6.92 |
水果 |
吨 |
1549 |
4.95 |
茶叶 |
吨 |
5712 |
4.87 |
三、工业 、交通、建筑业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分经济类型看,均为股份制企业。
全县6个工业行业中有3个保持增长。其中,非金属采选业增 长45.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0.2%,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10.1%,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下降2.2%,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3.3%,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下降4.7%。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减(%) |
|
精制茶 |
吨 |
1961.2 |
-6.4 |
|
石灰石 |
万吨 |
256.6 |
43.4 |
|
水泥 |
万吨 |
16.6 |
32.8 |
|
包装饮用水 |
吨 |
5724 |
-17.6 |
|
皮革鞋靴 |
万双 |
69 |
-14.8 |
|
工业仪表 |
万台 |
16 |
3.2 |
|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7980万元,同比增长18.6%,实现利税3920万元。
年末全县公路里程1021.39公里。年末公交车路数19路,线路总里程673公里,实有公共汽车劳动车辆47辆。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共333个交通建设项目,总投资12674.6万元,上级补助资金8620.3万元。其中,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50个、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69个、农村公路大中修项目1个、交通扶贫项目113个。
11户资质内建筑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25283.6万元,同比下降3.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4889平方米,同比下降22.5%;房屋竣工面积39144平方米,同比下降49.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7.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71.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4.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779万元,同比下降7.5%。商品房销售面积47406平方米,同比下降20.1%。商品房销售额27131万元,同比下降1.6%。
全年重点建设项目43个,当年完成投资14.20亿元。蓬莱仙洞景区基础设施、仙寓山风景区基础设施、安徽醉山野原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区、启田国际美术村、G3W德上高速石台段、黄湓河小河段防洪治理工程、城乡污水厂网一体、党校业务用房、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改造、牯牛降5A创建及旅游度假村等12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五、国内外贸易、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6555万元,比上年增长10.4%。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6302万元,增长1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0253万元,增长10.2%。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3308万元,增长9.9%,零售业零售额124792万元,增长10.2 %;住宿业零售额3951万元,增长12.7%;餐饮业零售额24504万元,增长11.1%。
全年实现出口总额31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4%。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54.6万人次,同比增长10.1%,实现旅游总收入8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六、财政、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30016万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342万元,增长5.6%;上划中央财政收入10554万元,增长9.5%。全年共完成税收收入23794万元,增长6.0%。全年财政总支出161260万元,增长21.6%。
年末全县县域范围内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49267万元,同比增长7.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50857万元,增长14.4%;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356058万元,增长10.5%。
七、教育和科技技术
全年全县共有普通中专1所,在校学生484人;普通中学8所,在校学生3434人,其中:高中1所,在校学生1515人,初中7所,在校学生1919人;小学15所,在校学生4168人;幼儿园28所,在园儿童1982人。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5.67%、初中学龄人口1707人,入学率为100%;小学学龄人口4031人,入学率为100%。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01%,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比例100%。
全年全县发明专利申请量49件,发明专利授权量4件。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专业剧团1个,综合文化站8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37.9万册(含电子图书),文化馆(非物质文化中心)1个,文化艺术中心1个。文化馆(站)服务4.7万人次,公共图书馆年流通7万人次。广播电台1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9%。
年末全县医院、卫生院及其它卫生机构14家,实有床位543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7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5人,注册护士217人。全年实际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93621人。
社会体育蓬勃发展。东方红广场改造项目8月竣工投入使用。大力开展以全民健身为主的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开展全县中小学生跳绳、全县教职工气排球联赛、承办全县中小学生乒乓球赛等各级各类群众体育活动,群众参与人数近万人。发挥体育+旅游的作用。举办了仙寓山首届登山健身活动。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107553人。其中,男性55578人,占51.7%;女性51975人,占48.3%。全年出生人口861人,出生率为8.01‰;死亡人口601人,死亡率为9.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2‰。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33210人。年末全县总户数33668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3.2人。
全年居民可支配收入17895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9580元,增长9.1%;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596元,增长10.3%。
全年新增就业6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8%。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113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66458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3625人,失业保险参保3000人,工伤保险参保7710人,生育保险参保6314人。全年有6285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20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265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425人,其中,集中供养652人,分散供养773人。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开发投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业和餐饮业单位。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社局;专利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管局;财政、民生工程数据来自县财政局;水产品产量、农业机械数据来自县农业农村局;有效灌溉面积、节水灌溉面积数据来自县水利局;县重点项目投资数据来自县发改委;公路运输、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数据来自县住建局;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数据来自县商务局;机动车辆、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县人行;基本医疗、生育保险、优抚对象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委;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县教体局;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合同等数据来自县科技局;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播电视、旅游等数据来自县文化和旅游局;城乡低保、社会服务数据来自县民政局;自然保护区、人工造林、林业用地、森林覆盖率等数据来自县林业局;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数据来自县气象局;电力消费量数据来自县供电公司;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县生态环境分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