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调转促”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以建设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为目标,强化“生态、旅游”两大支撑,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三大战略,坚持以规划为统揽,以项目为抓手,以落实为关键,以民生为根本,以党建为保障,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38319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096万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84674万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112549万元,增长9.7%。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7.8:37.0:45.2调整为17.2:35.6:47.2。人均生产总值达22014元,比上年增加1615元。
	
| 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 | ||
| 
						 | 单位:万元 | |
| 指标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地区生产总值 | 238319 | 7.0 | 
| 第一产业 | 41096 | 3.2 | 
| 第二产业 | 84674 | 5.6 | 
| 工 业 | 65554 | 5.5 | 
| 建筑业 | 19244 | 6.7 | 
| 第三产业 | 112549 | 9.7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2014 | 1.2 | 
| 批发和零售业 | 21027 | 6.7 | 
| 住宿和餐饮业 | 10511 | 7.0 | 
| 金融业 | 14164 | 10.3 | 
| 房地产业 | 8287 | 21.2 | 
| 营业性服务业 | 21486 | 17.1 | 
| 非营业性服务业 | 24233 | 7.7 | 
	
二、农 业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441公顷,比上年增加8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2220公顷,比上年增加6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465公顷,比上年减少2公顷;棉花种植面积684公顷,比上年减少3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371公顷,比上年增加2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6743吨,比上年减少760吨,下降4.34%;油料产量5736吨,增长0.9%;棉花产量695吨,下降0.43%;茶叶产量3890吨,增长4.99%;蔬菜产量32819吨,增长5.78%。
年末全县生猪存栏32835头,比上年增长0.05%;全年生猪出栏38415头,增长0.9%;肉类总产量3738吨,增长3.06%;禽蛋产量749吨,增长0.94%;水产品产量219吨,同比增长0.92%。
2016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2.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63%;农用拖拉机3412台,下降4.5%;排灌动力机械1905台,下降3.4 %;联合收获机58台,下降29.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226吨,下降0.04%;农村用电量1993万千瓦小时,增长12.9%;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3410公顷。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减(%) | 
| 粮食 | 吨 | 16743 | -4.34 | 
| 棉花 | 吨 | 695 | -0.43 | 
| 油料 | 吨 | 5736 | 0.9 | 
| 其中:油菜籽 | 吨 | 5585 | 0.96 | 
| 蔬菜 | 吨 | 32819 | 5.78 | 
| 水果 | 吨 | 1118 | 4.98 | 
| 茶叶 | 吨 | 3890 | 4.99 | 
	
三、工业 、交通、建筑业
2016年,全县1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6072万元,同比增长5%。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27291.7万元,增长2.8%;轻工业增加值8780.3万元,增长-2%。分经济类型看,我县目前龟上工业均是股份制企业,没有国有企业。
全县10个工业行业中有4个保持增长。其中产值超亿元行业4个,共实现产值118230.2万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85.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31932.9万元,同比下降1.6%,其中出口交货值29548.6万元,增长1.4%。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减(%) | 
						 | 
| 精制茶 | 吨 | 2758 | 1.5 | 
						 | 
| 皮革鞋靴 | 万双 | 107 | 7.0 | 
						 | 
| 人造板 | 立方米 | 50774 | -49.6 | 
						 | 
| 水泥 | 万吨 | 101350 | -19.2 | 
						 |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71527 | -0.1 | 
						 |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28879.7万元,同比下降2.6%,实现利税16218.2万元,同比增长1.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2.64%,比上年高0.81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如下: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2016年 | 2015年 | 
| 工业经济效益指数 | % | 222.64 | 221.83 | 
| 总资产贡献率 | % | 22.21 | 18.12 | 
| 资本保值增值率 | % | 105.99 | 94.68 | 
| 资产负债率 | % | 53.48 | 63.28 | 
|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 次 | 2.59 | 3.03 | 
| 成本费用利润率 | % | 8.86 | 6.57 | 
| 全员劳动生产率 | 元/人 | 137068 | 159558 | 
| 产品销售率 | % | 95.65 | 95.55 | 
	2016年,全县公路里程1011.2公里。年末公交车路数13路,年末实有公共汽车劳动车辆42辆。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1.988亿元。全年完成危桥改造1座63延米、安全生命防护工程6个36.2公里、养护工程1个5.2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85个242.2公里。
5户资质内建筑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31072.5万元,同比增长39.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0727平方米,同比增长11.9%;房屋竣工面积1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5.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085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973万元,增长-63.8%;第二产业投资(均为工业投资)30854万元,增长-27.3%;第三产业投资137258万元,增长3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4521万元,同比增长82.3%。商品房销售面积77221平方米,同比增长134%。商品房销售额30979万元,同比增长157%;
至12月底,,全县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47亿元,占年计划的59.8%,欠时序进度40.2个百分点。26个有年度投资计划项目开(复)工24个,开(复)率为92.3%。
五、国内外贸易、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6449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4460万元,增长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989万元,增长11.7%。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0082万元,增长10.3%,零售业零售额95980万元,增长12 %;住宿业零售额2710万元,增长13.2%;餐饮业零售额17676万元,增长10.9%。
全年实现出口总额7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3%。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10.8万人次,同比增长14.7%,实现旅游总收入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
六、财政、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24158万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385万元,增长7.7%;中央财政收入6772万元,增长14.5%。全年共完成税收收入19210万元,增长10.1%。全年财政总支出111288万元,增长10.9%。
年末全县县域范围内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2727万元,同比增长15.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26683万元,增长8.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234272万元,增长13.3%。
七、教育和科技技术
2016年末,全县共有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641人;普通中学8所,在校学生3852人,其中:高中1所,在校学生1715人,初中7所,在校学生2137人;小学16所,在校学生4480人;幼儿园31所,在园儿童1969人。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5.83%、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9.45%、小学入学率为99.98%。
2016年,全县发明专利申请量15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7件。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6年末,全县共有专业剧团1个,综合文化站8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非物质文化中心)1个,文化艺术中心1个。
2016年末,全县医院、卫生院及其它卫生机构14家,实有床位323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36人。全年实际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94402人,参合率达98%。
社会体育蓬勃发展。县乒羽球馆、丁香镇农民体育健身广场等健身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围绕石台县第六届“体彩杯”全民健身运动会,成功举办了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环城跑比赛、篮球比赛、漂流比赛等系列赛事,开展了“金种子”杯全民健身日表演展示活动。成功承办了第六届全国绿色运动会健身大赛安徽省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现场指导活动。成立了石台县篮球协会和足球协会。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108301人。其中,男性56040人,占51.7%;女性52261人,占48.3%。全年出生人口807人,出生率为7.45‰;死亡人口558人,死亡率为5.1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30651人。年末全县总户数34802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3.11人。
全年居民可支配收入13669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3118元,增长8.0%;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759元,增长8.4%。
全年新增就业6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002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64665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521人,失业保险参保2800人,工伤保险参保7405人,生育保险参保6314人。全年有7318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39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579人。农村集中五保供养人数971人,分散供养416人。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2015年可比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4、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是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
6、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户在岗职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