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池州 石台县 > 石台县人民政府 > 最美石台 > 今日石台 > 发展规划

2013年发展规划

阅读次数: 作者:管理员 信息来源:石台县政府 发布时间:2013-05-14 17:33
【字体大小:

实现2013年发展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着力产业建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坚持“一县一业做旅游”,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特色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首位产业。修编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启动牯牛降景区国家5A和仙寓山、鱼龙洞景区国家4A旅游景区创建,开工建设蓬莱仙洞景区游步道和怪潭景区三埭文苑工程,完成秋浦河景区水上乐园建设。启动自驾游标识系统建设,开展金诚国际大酒店四星级旅游饭店创建工作,加快旅游服务中心、文瑞国际大酒店和景区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开发特色旅游商品10种,新增省三星级以上“农家乐”4个、诚信旅行社2个。强化宣传营销,推出区域精品线路2条。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积极争创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年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0%以上。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实施茶产业整园提质、整形提香、整牌提效工程,新改建良种茶园3000亩,培育示范茶厂5个。建设精品蔬菜基地10000亩,发展特色经果标准化基地3000亩,培育规模养殖大户125户。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和扩规升级,鼓励支持适度规模经营,新增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推进富硒产品开发,争创品牌,扩大规模,着力在“硒茶、硒米、硒菜、硒蛋、硒果、硒水”等方面取得实质突破。

加快发展园区产业。完善园区管理服务体制,确保县工业园区重大项目落地实现突破。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各类主体投资兴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梯次推进计划,新增规模企业3户,完成工业增加值4.2亿元。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实施品牌商标创建和标准化建设战略,完成发明专利申请40件,新增省高新技术产品1个、省著名商标3个、省名牌产品1个。强化金融服务,增加有效信贷投放,确保新增贷款余额3亿元,增长19.5%

第二,坚持开明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坚定不移地把解放思想推向深入,在项目和招商上取得新突破,在改革开放上迈出新步伐。

深化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香源路二期、蓬莱110KV输变电工程、金钱山公园、垃圾填埋场等项目,加快竹涧疗养中心、水云涧度假山庄、污水管网等项目建设,实现凯尔特纳米碳酸钙等项目建成投产,确保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以上。推进济祁高速、六景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储备项目实施转化,全年争取千万元以上项目5个,项目补助资金总额增长10%以上。

突出招商引规。加快全员招商和专业招商,建立健全分类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加强产业招商、平台招商、以商引商,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力争秋浦唐风源、揽山居生态度假村、牯牛降星级宾馆等项目签约落户。优化“全方位、全过程”保姆式服务,确保招商引资总额增长25%,新引进规模项目18个,竣工投产10个。

推进各项改革。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完善林业要素市场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村镇银行筹建,支持商业银行在县内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扩权强镇试点镇建设。巩固“营改增”改革试点成果。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农村综合改革、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和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

第三,深化城乡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扶贫开发、生态保护三位一体协调推进,推进生态美好家园建设取得新成效。

加快城镇建设。完成县城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片区修建性详规编制。完成城东片区、马村片区等旧城改造和县城二水厂、县职教中心(党校)等项目建设,推进县直单位办公业务用房、茶叶公司综合改造、木材厂旧城区改造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金钱山片区基础设施二期、柏山渡旧城改造、秋浦休闲广场等项目。规范小区物业管理,加大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力度,确保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矶滩、大演等重点旅游乡镇建设,完善集镇道路、供排水、市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推进特色城镇化发展。

建设美好乡村。完善村庄布点和中心村建设规划。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实施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兴业富民、土地整治、管理创新工程,培育建设11个中心村,治理改造80个自然村,加快中心村“11+4”、自然村“2+1”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徽派元素和皖南民居风格,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健全美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考核、奖惩机制,培育乡村文明新风。

深化扶贫开发。强化与省扶贫团对接联系,积极争取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等支持。完成1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0座山塘清淤整治、1万人农村安全饮水、10座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实施2个乡镇“整乡推进”、10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推进10个村彩票公益金试点项目,开工建设黄湓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公信河大演段防洪治理和仙寓段防洪工程。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000人次。

加强生态保护。强化天然阔叶林、野生动物和古树名木保护,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完成重点工程造林4300亩。争创省级生态县,新增省级以上生态乡镇2个、生态村3个。开工建设秋浦河干流防洪治理、环太平湖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推进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溶洞群省级地质公园建设、秋浦河源湿地公园修复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加强饮用水源、河道采砂管理和渔业资源保护,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提高生态涵养功能。

第四,保障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进展。

注重提升民生工程。认真组织实施33项民生工程,办好今年9件惠民实事:

1.实施农网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2.加强基层血防综合能力建设;

3.设立中小学生上下学乘车专项补助;

4.完成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

5.改建县城标准化青少年活动中心;

6.实施标准化图书馆改造建设;

7.开工建设老年公寓;

8.新建2个蔬菜直销点;

9.继续实施背街小巷改造治理。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困难群众临时救助标准和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障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比例提升5个百分点。新建保障性住房176套。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完成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800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70个。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加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司法救助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落实提升教学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城乡一体化教育改革试点,加快12所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完成8个农民体育建设工程。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乡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完成县医院急救中心和2所卫生院周转房建设。启动“放心肉”体系建设试点,推进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完成影剧院暨演艺中心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军民共建,确保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达标。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和服务业调查,做好审计、物价、档案、地方志等工作,推进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人民防空、地震、气象、未成年人、红十字会等工作,发展残疾人、老龄和慈善事业。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坚持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完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管理模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积极争创新一轮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