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建设“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总体目标,以“调转促”为主题,努力克服宏观经济下行的不利影响,同心协力、主动作为,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进步。
(一)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十三五”开局良好
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亿元,增长7%;财政收入2.41亿元,增长9.5%,完成年度计划的100%;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增长14.9%,完成年度计划的103%;外贸进出口710万美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亿元,增长11.8%;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3.61亿元,新增规上企业3户;全年游客接待量达到7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7亿元,分别增长15%和18%;农村常住人口可支配收入8759元,增长8.4%。新增贷款2.9亿元,招商引资亿元以上省外项目到位资金5.1亿元。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二)首位产业提质升级,特色经济取得成效
生态旅游发展迅速。按照“县域景区化、产业旅游化”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旅游目的地建设。启动秋浦河沿线乡村旅游景观提升工程(“两山一河”旅游景区、城区段美化亮化)规划编制。县游客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全县十处摄影点入选池州市政府命名的最佳摄影点,七井山晒秋摄影基地成功举办首届摄影节。牯牛降高架游览车建成投入试运行,醉山野首开区正式对外运营,秋浦河景区渔村亮化工程完工。6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顺利通过省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专项整治行动专家组复核。石台县被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授予“中国天然氧吧”荣誉称号。举办旅游行业管理、旅游服务技能、旅游安全管理培训和导游员大赛,全年举办培训班4期,参训人员600余人次。
特色农业发展加快。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3001亩,改造低产茶园2426亩,全县共新建或改造标准化、清洁化茶厂12家。完成矶滩乡青峰雨生态观光园农业专业合作社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创建。“石台县2016-2020年硒产业发展规划”完成初稿编制。成功举办第十三届茶叶节开幕式暨文艺演出、第二届油菜花节暨摄影大赛、“安徽·石台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石台硒茶采茶游园、“茶王赛”等活动。完成公信河1000米景观长廊、莲花山1000亩观光茶园提升工程建设和红桃标准化茶园等休闲农业示范点建设。完成第三批30家“森林旅游人家”的申报认证,牯牛降旅游发展公司、仙寓山板材、景蕊花木等企业荣获第五批省级立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7家,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11亿元。石台县被列入省物联网示范县,天方集团、西黄山公司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扎实推进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县土地流转面积1.8万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产业规模经营效益进一步提升。2016年新增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1家、市级5家,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市级11家、县级11家。
生态工业发展平稳。天然富硒健康生命源水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一期生产线竣工投产,二期综合楼开工建设。凯尔特纳米碳酸钙项目完成矿山建设,金兴钙业竣工投产。天方集团总部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日新茶叶申报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并获得认定。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62%以上。净增私营企业100户,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0户),净增个体工商户700户,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00户)。
(三)城乡建设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城区面貌显著改善。城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接受考核,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稳步推进,城东新区建设步伐加快、老县城棚户区改造按步骤推进。完成金钱山大道一期、柏山渡降坡等市政重点工程43个,签订棚户区改造协议249户。
美丽乡村扎实推进。深入开展“三清、四改、五化、六治”,22个中心村(省级中心村9个、市县级自主建设村13个)、7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建设稳步推进。顺利通过2014年度省级考核验收,位居皖南片区第二位。
生态环境显著提升。建立和完善国家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完成人工造林1529亩,加大天然阔叶林、野生动植物、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河道采砂、矿山资源管理力度,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通过验收,秋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命名。“负氧、富硒”两大特色资源得到权威认证,打造休闲养生胜地的基础条件不断夯实。
(四)项目建设稳步实施,深化改革全面推进
项目谋划扎实开展。围绕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建设,借助“调转促”项目库、PPP项目库、三年滚动计划项目库等平台,精心谋划项目,全年录入国家重大项目库平台储备项目607个,总投资266.3亿元。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的48个总投资225亿元重点项目,进入省“十三五”重点项目库。
重点项目有序推进。26个有年度投资计划的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8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个,G3W德上高速池州—祁门段、抽水蓄能电站、风力发电等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伍石路改造、秋浦河防洪治理等项目有序推进。
对上争取实效提升。认真研究国家和省投资政策,加强跟踪对接,围绕生态、交通、水利、旅游、教育、民生、扶贫等政策,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全年共争取项目131个,争取到位资金38957万元。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各领域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县、乡两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县级涉企收费清单全面公布。开展行政审批清理规范工作。推进安徽省农村信用体系石台县试验区建设,中国银行石台支行开业运营,农发行营业大楼建设有序推进。卫生和人口计生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城乡医疗保险引入商业保险新模式。国有林场改革有序推进。企业“三证合一”在全市率先实施,不动产登记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顺利完成。申请发明专利150件,授权发明专利7件。
(五)民生保障成效明显,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累计拨付资金5.37亿元,33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组织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和精准核查月活动,25个村701户光伏扶贫电站实现并网发电。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94户600人。11个贫困村、1350户4351人实现脱贫。转移农村劳动力1120人,新增城镇就业682人。统筹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全年民生类支出9.7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6.4%。“7.3”特大洪灾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序推进。深入推进“平安石台”建设,安全生产、信访维稳总体平稳。城区教育资源完成重新配置,乡村教学设施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石台县获评免费午餐“政府公益联盟”称号,实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完成乡镇基层卫生院与计生服务所合并。货币化安置试点成功,棚户区改造加速推进。科技、民政、民族宗教、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群众自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扎实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县域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不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二是财政收入偏小,刚性支出压力较大;三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较多,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问题突出;四是少数项目前期工作时间长,推进速度慢。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坚持“
2017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5亿元,增长7.5%;财政收入2.6亿元,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增长12%;规上工业增加值4亿元,增长5%;旅游总人次780万人次,增长10%,旅游总收入60亿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亿元,增长12.5%,外贸出口800万美元,增长13.6%;农村常住人口可支配收入9504元,增长8.5%。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发展特色经济
发展全域旅游。继续推进牯牛降
发展大健康产业。根据池州市大健康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大健康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努力把大健康产业培育成我县新的支柱产业,形成以健康需求为引领,涵盖旅游、养生、保健等领域的“健康+”发展业态。开工建设蓬莱颐养中心,推进仙寓山硒养生度假区、天方慢庄建设。促进养老消费,扎实推进中医院医养结合项目,建成运营水云涧医养度假山庄,努力打造全国养生养老产业特色基地。举办登山、徒步、骑行、漂流等户外运动赛事和体育竞技类项目,力争引进省内外品牌赛事3个。发展有机食品、医药保健产业,扩大山茱萸、青钱柳等特色中药材基地,推动延寿堂药业等中医药保健产品生产研发,扶持医药企业向生物制剂等产业链下游产品发展。
发展富硒农业。立足富硒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生态硒都”。编制完成并严格执行硒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硒资源,启动万亩富硒产业园建设,发展硒茶3万亩、硒米1万亩、硒果1千亩。开展硒产品标准化基地认定挂牌,推进“石台硒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工作,加强“石台富硒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建立石台县溯源与防伪中心。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生产。发展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示范家庭农场10个,申报七井天池蔬菜专业合作社省级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和经济效益链,建成投产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2家以上。推进“电商换市”,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1.2亿元。
发展生态工业。鼓励引导木材加工等资源型产业转型或精深发展,提高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帮助协调世界村饮品公司、延寿堂药业、金兴钙业新投产企业尽快实现达产达效。立足优势资源,着力引进旅游产品精深加工、富硒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等产业。加快推进江华钙业、世界村饮品二期、天方总部等在建项目建设,争取项目早竣工、早投产。在企业融资、用工、项目争取、项目建设等方面积极为企业做好服务,积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现有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努力构建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
(二)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深入开展调研,科学谋划和制订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完成易地扶贫搬迁777人,14个贫困村出列、5199人脱贫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落实“1+20”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充实扶贫专干和志愿者,实行贫困人口动态化管理,完善贫困户、贫困村成效评估和退出机制,抓好第三方评估整改。扎实推进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健康扶贫工程、教育精准扶贫工程、“千企帮千村”、乡村旅游工程等扶贫工作,助推脱贫攻坚。积极对接中建材、省扶贫团、招商证券等帮扶单位。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充分用足用活用好贫困县IPO上市利好等政策,大力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落户石台。
(三)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总支撑。确定县级调度重点项目36个,年度计划投资15.6亿元。开工建设G3W德上高速石台段、G530石台至查桥段改建、风能发电等项目,有序推进秋浦河县城以上段防洪治理、秋浦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春秋之韵度假村等项目。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41公里,加固改造危桥3座。加快黄湓河丁香段治理、农水重点县、小型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推进六景铁路石台段、通用机场、抽水蓄能电站、宿松至宣城城际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伍石路省级改造、中医院整体搬迁等项目,天方集团总部建设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跟踪对接高速地产旅居养老、白石岭文化旅游综合体等在谈项目,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2个。支持天方茶苑在“新三板”挂牌,嘉洁生态申报上市。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围绕执行到期的比照执行大别山革命老区财政支持政策,主动对接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加大政策信息收集整理,做好项目谋划培训工作,提高全县项目谋划储备能力,努力使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
(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工程建设进度,全面完成4个2016年度省级中心村、5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和市县自主建设中心村各项建设任务。认真准备、积极迎接全县2015年度5个省级重点示范村、2016年度4个省级中心村和5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的考核迎检工作。
(五)着力改善民生事业
巩固完善医药卫生体系巩固成果,提升卫生计生优质服务水平,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成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完成县乒羽球馆工程建设,做好东方红广场、小河中学运动场、丁香中学教师周转宿舍等项目争取工作。新建文化馆,改建图书馆、博物馆,争取榉根关古徽道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和崇德堂修缮项目开工建设。推进美好乡村文化保护及农民文化乐园项目建设。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标准。加大敬老院建设和管理力度,提高供养整体水平。推进养老体系改革创新,健全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逐步建立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科技、广电、体育、民族宗教、等社会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