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池州 石台县 > 石台县人民政府 > 最美石台 > 今日石台 > 发展规划

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县发改委 发布时间:2019-12-31 18:27
【字体大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年,也是我县高质量脱贫摘帽大考交卷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围绕建设“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总体目标和县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全县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为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 100%,同比增长6%;实现财政收入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2%,同比增长6.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同比增长10%;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75亿元,增长7.5%;完成进出口总额400万美元,同比下降5.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6%,同比增长10%;全年接待游客1054万人次,完成年度计划的101%,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80.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2.3%,同比增长12.6%;城镇和农村常住人口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9240元、11590元,增长8.5%和10.2%;完成市下达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一)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紧紧围绕全县实现2169名贫困人口脱贫目标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四季攻势和排浪攻坚行动。2019年实现959户、2228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0.49%。安排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359万元,地方债券资金 2400 万元,盘活存量资金636.1万元,共计15395.1万元,安排扶贫项目482个。

制定《脱贫攻坚群众满意度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推行“七访”工作法,全县1228名干部组成82个村级工作专班,对所有行政村和有扶贫任务的社区全覆盖,累计入户走访23905户、7480条排查问题全部交办到位。出台《2019年度石台县茶产业等9个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奖补办法》,推进“四带一自”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基地37家、贫困村“一村一品”专业村9个。完善光伏电站利益分配和运营维护机制,投入5439万元实施9个“双基”重点项目。认真落实贫困人口“351”“180”政策,对非贫困人口实施“1579”补充医疗保障政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91.7%。实施老旧房改造提升540户。实施95个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加强与中建材、招商证券、凤台县等帮扶单位沟通联系,累计落实帮扶资金4096万元。

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制定出台《石台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贫困户搬迁后产业扶持措施,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留得住、能脱贫”。“十三五”时期我县564户、1650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部完成。

(二)特色产业稳步发展,结构调整有序推进

首位产业提质升级。编制印发《安徽省石台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石台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石台县2019年全域旅游发展行动计划》。牯牛降景区5A旅游景区创建、西黄山富硒农旅度假区3A旅游景区创建工作进展顺利。醉山野度假区、仙寓山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成功举办第十六届安徽石台茶叶节、油菜花海和乡韵全国摄影作品展等旅游活动30余场次,与字节跳动公司“山里DOU是好风光”项目达成战略合作。矶滩乡洪墩村、七都镇高路亭村入选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名录。

特色农业发展加快。2019年全县茶叶总产量4310吨,产值3.25亿元,较上年分别增产7.7%,增收12.07%。预计全年茶产业综合产值超8.5亿元。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4400亩,改造低产低效茶园5500亩,培育幼龄茶园2300亩,指导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片15000亩,组织实施全国茶叶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创建。

围绕“硒+”特色产业,巩固提升六大富硒种养业基地10万亩,培育硒产业骨干企业7家,发布硒产品地方标准3个,石台硒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出台《加快推进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2019年硒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成功举办2019中国•石台富硒产业发展大会、“全民饮茶日●石台茶旅行”活动,组织参加上海国际茶业展、凤台石台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会、杭州茶博览会、合肥农展等。

生态工业发展平稳。西部非金属矿产业精深加工扎实推进,江合钙业竣工投产,金鑫钙业余热发电、万方矿业、康尔乐兽药生产线项目建设进展有序。延寿堂和世界村2家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全县11户规模企业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75亿元,同比增长7.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新增企业261家、个体工商户708户。

民营经济茁壮成长。出台《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石台县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实施方案》等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设立500万元县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新增贷款3.8亿元。2019年我县担保基金扩充规模已达到1.95亿元,担保能力达到10亿元以上。

(三)项目建设扎实高效,改革开放深入实施

对上争取实效提高。紧紧围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重大政策机遇,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共累计争取到位经济社会发展资金3.2亿元。

项目工作成效显著。全县43个重点调度项目、72个政府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5.1亿元。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改造、黄湓河小河段防洪治理等项目建成使用,G3W德上高速石台段、城乡污水厂网一体化等项目扎实推进,牯牛降聚龙大酒店、小河风电场等项目开工建设。慢庄小镇成功入选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类名单,硒茶小镇入选实验类名单。抽水蓄能电站、非金属矿铁路专用线、通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招商引资取得实效。组建4支驻外产业招商小分队,建立石台籍在外成功人士信息库。牯牛降旅游休闲文化摄影基地、龙脑樟基地及萃取提炼冰片等项目成功签约,心谷文化园、醉山野童话里等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进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石台经开区)共建。全年新引进招商项目3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个。

深化改革成效明显。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建立五大发展重点工作调度机制,调整公布县乡两级政府权责清单目录(2019年本)。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兴石投资控股集团统一运营成效明显。完成54个村“三变”改革任务,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乡村全覆盖,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减免各项税费3500万元。

(四)城乡建设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二水厂取水口上移工程、城西加油站至同心村边坡安保整治工程、牯牛降南路道路工程及附属工程已竣工验收。愉景大厦、金钱山体育场相继建成运营,实施棚户区改造攻坚“清零”行动,完成棚户区改造83户。县域污水厂网一体化PPP项目正在抓紧推进。城西入口改造工程已完成拆迁工作,武警石台中队“智慧磐石”工程已基本完工,党校业务用房已完成主体结构。完成6个老旧小区整治工程,新增管道天然气供应小区2个。

美丽乡村扎实推进。《石台县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完成。完成6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5个村入选2019年首批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加大中心村“三清、四改、六治”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四旧”拆除面积20000余平方米,农村改厕612口,清除建筑及生活垃圾500余吨,带动农户新建统一风格房屋70户,全县423个自然村完成人居环境整治。

生态环境显著提升。重点实施十大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全县共完成成片人工造林794.5亩,长防林工程封山育林1.8万亩,完成森林抚育8.5万亩,退化林修复完成3万亩。2019年全县植树株数20.85万株,完成林业总产值31.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出台《石台县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优化林业发展环境实施方案》,七都镇被命名为“省级森林城镇”,探索开展林业碳汇交易,编制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实施方案。成功创建安徽省第二届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五)民生保障日益改善,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33项民生工程年度目标任务已全部完成。投入3620万元用于抗旱救灾,解决3.01万人临时用水困难问题。教育事业全面发展。高考本科达线率62.9%,稳步推进16所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学校建设,7个主讲课堂完成智慧学校课堂升级,14个校舍维修改造完成,池州生态经济学校实训楼项目、二中综合楼项目主体完成。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年“送戏进万村”95场,受益群众21080人次,全年农村公益电影放映936场,受益群众48270人次。新建文化馆、改扩建图书馆,建设4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完成省保单位崇德堂戏台修缮。卫生计生事业不断发展。2019年我县城乡居民参保人数为93531人,其中六类人群(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供养及孤儿、优抚对象、重度残疾、低保户、计生特扶)27719人。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为贫困劳动者提供就业帮扶1580人,实现就业930人;开发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178个,安置82名毕业生到岗就业;城镇新增就业68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的较低水平。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完成专利申请164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42件;获得授权专利116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